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

战芃蒴

上海同大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 要:乡村规划为当前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促进乡村整体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全面探寻美丽乡村规划的实现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文章分为三个方面,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进行分析,以期早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乡规划;生态保护

一、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基本化原则

1.1以人为本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必须将农民的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而全面调动其参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引导农民发展自然生态经济,积极保护当前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相吻合。在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时,应当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打造出符合我国农村自然特色的文化理念。

1.2科学规划

在开展城乡规划设计之中,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化发展与规划。只有真正地把美丽乡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等的政策有机结合,才能够推进中国的特色农村文化发展进程。

1.3生态优先

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必须体现出遵循自然法则之原则,全面做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向村民展示农村自然生态特征和当前人们居住环境等特点,进而着重进行美丽乡村宣传。在开展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效结合既有的资源,如结合农村建设过程中各项工程,一并对农村居住环境加以改造。经过结合不同的发展项目,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二、乡村规设计的主要内容

  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的一部分,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在建设布局、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乡村社会稳定与管理方面。

  农村规划的建设布局主要内容就是要保证农村居民住房的宏观布局以及微观布局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宏观布局的科学合理则是需要农村居民住房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相融合,从而提高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的美感效果,使居民住房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微观布局则是要求人们重视农村内部空间的和谐性,提高农村居民的人文艺术性,使农村的自身特色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

  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则是要做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保障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方式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农村基础设施,并且做好乡村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布局。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的合理处理与排放工作,提高环卫设施以及电力电信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满足当前村民的生活需求。乡村功能区域的建设就要做好农村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工作,如农村的绿化区域、住宅区域以及休闲娱乐区域等区域的划分等。

  乡村社会稳定与管理工作主要是分为乡村社区的建设以及乡村社区的治安工作,在进行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乡村社区的各项功能,如:教育、医疗、商业以及休闲等功能设施的建设,以此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改善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乡村社区的治安工作则是要做好社区内部的管理工作,要协调好各个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营造出安宁祥和的社区生活环境,并且还应该做好社区治安的工作,避免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

三、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理念及优化策略

3.1农村布局的合理规划

  在开展总体规划工作前,要做好空间规划,这需要实地调查,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农村现有历史遗迹。通过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把握农村建设各方面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的空间发展规划。在开展相关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满足村民的实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也必须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这样才能得到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促进落实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工作。这样也有助于把美丽乡村的具体规划内容有效地融入到建设的各个环节。即使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能按照美丽乡村的总体规划原则,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要适当调整和完善现阶段农村住房的总体布局,在不占用其他土地的情况下,更好地发展农村。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实施美丽乡村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以村民的实际需要为准,工作不能损害村民的利益。

3.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在具体规划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农村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也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回应。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时,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对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借助黑板媒体,人员可以在宣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样,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将在农村广泛宣传和落实,有效促进村民规范行为,积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我们应该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美丽乡村规划的顺利实施。

3.3合理规划建设用地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落实好居住环境建设这一关键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乡村规划布局。其中,住宅、公共设施与企业间布局要合理,要严格依据专业流程审批各环节规划,获取建设需要的许可证,从而有序开展各项建设工作。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关注农民基本权益,维持良好的乡风。此外,政府应尽量简化工作程序,为规划设计提供便利,高效推进乡村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实现更切实际的制度管理;需要使用农业用地时,要依据流程办理手续、许可证,避免随意占用现象。

3.4发展村镇产业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发展城镇产业可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乡村经济发展特点,种植特色农产品、制造特色手工产品等,还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各乡村应发掘自身潜力与优势,逐步发展小型企业、大中型规模联合企业,以此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乡村多层次就业率,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3.5发展村镇产业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发展城镇产业可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乡村经济发展特点,种植特色农产品、制造特色手工产品等,还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各乡村应发掘自身潜力与优势,逐步发展小型企业、大中型规模联合企业,以此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乡村多层次就业率,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3.6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建设发展中需完善的基础设施给予支持,与城镇相比,乡村发展较为落后,对此,需着手完善给排水、采暖和燃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确保资金充足,可采取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统筹规划设计的方式,避免乡村自身无法独立完成规划设计的问题。

3.7注重开展宣传工作

  为确保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有效落实,需加强宣传,引导农民积极配合,减少实际建设工作中的阻力,要使农民意识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意义、对造福家庭和个人的作用。同时,要确保乡村建设相关政策惠及个人,让农民获得收获感;要加大对建设工作的监督审查力度,及时惩处违规行为,责令违法乱建整改等,从而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凸显其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骞,史洪芳,于洪斌.基于实景三维的美丽乡村智能规划协同平台[J/OL].公路,2019(04):233-238[2019-04-22].

  [2]陈勇.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J].居舍,2019(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