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校园 一一儿童近视防控策略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健康校园 一一儿童近视防控策略与实践探索

倪红

重庆市巴蜀蓝湖郡小学医务室 400020


摘要:近年来,国家科技实力迅猛发展,诸多电子信息设备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诸如手机、电脑、iPad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随着而来的还有近视问题加重的情况。对儿童而言,他们尚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在此时出现视力下降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未来的成长。以下,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对儿童近视防控策略与实践探索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校医;儿童;近视

近视简而言之即平行光线进入到儿童眼中,无法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到视网膜前,导致成像不清晰,难以看清具体的事物。近视这一问题,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上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除家族遗传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近距离用眼、其二为不良生活习惯、其三为户外活动减少。为了落实儿童近视防控的任务,校医不仅要正视以上问题,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为儿童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一、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

(一)近距离用眼

近距离用眼是指儿童在进行写作业、看书、看电视等行为活动,眼睛距离事物过近,且时间过长。这一现象不仅会造成儿童眼睛疲劳,还会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致使儿童眼外肌处于压迫巩膜的状态,导致眼轴延长,进而加重近视的情况。

(二)不良用眼习惯

如看书、使用电子设备时光线过暗、坐姿不端正等,儿童在观看事物时用眼姿势不当以及光线强度不适宜皆会导致眼睛处于相对紧绷的状态,久而久之则会使得眼睛调节能力变差。

  1. 过度用眼

现象主要表现在儿童长时间的读书、使用电子产品后没有及时进行调节与修养,使得儿童眼睛的状况处于“劳累疲惫”的状况,长久下来,同样会加剧近视的程度。

(四)户外活动减少

户外活动对儿童来说不仅能够强健体魄,增强免疫力,还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精神状态。而户外活动减少主要是指儿童将过多的时间用于玩手机、玩电脑,这一现象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还会与健康行为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眼部疲劳难以及时通过运动消除,进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患染近视这一疾病。

二、儿童近视的防控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调用眼距离

儿童由于自身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用眼保护方面需要校医、教师、父母等多方面的引导与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即校医定期开展“正确用眼”的宣传活动,使儿童能够真正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进而在学习中、生活中可以自觉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

例如,学校在宣传活动中展示不同近视程度的视觉图片,如200度近视、400度近视以及600度近视等,使学生可以通过图片的观看,切实体会到不同近视程度所产生的模糊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既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可以使其知晓患染近视后对生活的不利影响,进而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保持合理用眼距离的意识。

(二)注重生活管理,注意用眼卫生

用眼卫生与身心卫生相近,皆需要儿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调节与保护。注重生活管理是指校医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合理性的干预,使儿童掌握一定保持眼部卫生的技能,并将其有效应用于生活当中,在预防近视的同时,逐渐改善学生稍有下滑的视力状况。

例如,我们校医可以与学生的班主任进行联动,开展用眼卫生的班级会议。在班会上讲解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并告知学生具体的操作方式。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脑后,可以远眺天空借此放松眼部神经;结束一天的学习后,使用热毛巾热敷眼睛,缓解眼部压力。通过班会使学生切实掌握正确的眼部卫生保护方式。

(三)倡导户外锻炼,减轻视觉疲劳

患染近视其根本原因是眼球长期保持在疲劳的状态,儿童不注意用眼调节,长时间观看书籍、电脑、电视,无疑会加重眼睛疲劳的情况。倡导户外锻炼是指鼓励儿童放下手中的书本、设备,真正走出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或从事趣味性的团体游戏等方式,放松身心压力、缓解眼部疲劳,降低近视或其他疾病的患染几率。

例如,教师在课间时段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适当进行活动。学校还可以合理安排课外活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充足的运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成长的同时,有效减轻、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

学校可通过家长告知书,告知家长导致近视的因素以及近视的危害,提醒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及休息时间,在空闲时间带领孩子外出活动,不仅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还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近视虽然不是恶劣性疾病,但它同样会对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我们校医应立足多元化的视角,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开展近视防治工作,培养儿童正确用眼习惯的同时,促进儿童身心、视力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灵世,梁贝霓.新时代少年儿童近视成因和防控探索[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04):52-55.

[2]李小玲.如何预防、改善儿童近视[J].家庭生活指南,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