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研究与思考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515

摘 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作为逐渐兴起的思政教育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多重不足,并在教育内容、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均有突破和创新。本文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政的问题、价值,并对如何更好建设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政;价值;对策


目前,我国思政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思政工作环境日趋复杂、思政工作对象认同度逐渐下降,亟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而网络思政作为逐渐崛起的新型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改进传统思政教育的诸多不足:打破时间空间的桎梏,增加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结合个性化教育、自主学习等多元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和实现思政教育的育人主功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思政在完善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部分高校未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囿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对于网络思政没有合理加以利用;二是网络思政内容良莠不齐,部分教育内容质量不过关,不能给与学生实际教育价值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三是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资源发掘不到位,不贴近学生,“未融入校本元素”;四是网络思政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有公信力和普及度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数量较少。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1.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教书育人”的要诣不仅在于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育具有健全人格、三观、理想的人。大学生是社会的预备力量军和未来承担者,如何能够在思想、信息多元化碰撞的当下,把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提供正确有效的思想指引、规范以及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核和目标,也是关乎祖国能否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的关键。在这其中,网络思政教育蓬勃发展并在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2.互联网自媒体高速发展,网络思政势在必行

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各色媒介通过网络传递大量信息,新兴概念“自媒体”应运而生,即自主性的信息发布、传播、接收者。网络信息具有强时效、大自由度等诸多优势;而高校自媒体又可以增加学生、教师的自主参与度和互动性,因而二者结合思政教育的结晶“网络思政教育”不仅可创新思政教育渠道,还可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舆论价值引导提供诸多便利与支持。从另一个角度看,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而自媒体的“无拘束”结合大学生们思想不成熟可能会引发网络舆情,网络思政可在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的基础上,及时介入和干预,帮助学校更好管控和化解危机事件。

3.开辟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

以往高校思政教育的模式更倾向于“集中、无差别化”输出,部分传统思政教育无法贴近每一个学生的真实需求,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们的个体反馈与动态,互动性也较差。网络思政的出现则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主题丰富、时空灵活、互动性强”的个性化思政教育模式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为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又“提量”,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能力。

4.为高校处理网络舆情提供支持

大学生三观还不够成熟,情绪也略显波动,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引发网络舆论事件,将不良影响升级扩大。网络思政一方面可以通过较为官方的渠道为学生们“正视听”,扭转不良态势,避免以讹传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把握时效性,将网络危机事件及时制止和化解;事件之后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跟踪教育和引导。

5.切实推进“三全育人”, “量体裁衣”促发展

育人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一招鲜”,而是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远课题与难题。网络思政是双向互动的,不仅有“输出”,还可接收“输入”。可依托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学生自媒体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从而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互动,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长“量体裁衣”。同时,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可以多员参加,过程有留痕可提供参考,规避了传统单线思政教育的不足。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建设途径

1.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线上线下齐发力

转变和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特征,直面网络思政,主动作为。通过多渠道网络思政平台和客户端APP开展思政学习教育,线上与线下联动,在帮助学生“闻窗外事”的基础上也注重价值观和思想的引导。

2.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 做思政“坚硬打铁者”

提升教师队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思政教师自身有正确的三观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给予恰当的示范和引导。同时,思政教师还要有坚定政治立场和敏锐度,将时事、热点事件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开展正面和反面典型教育,将大局观、是非观、正确的价值观等种子播向学生心田。每年度针对思政教师进行培训,并将思政教育成果纳入职称、年度考核指标,激发思政教师进步的自主驱动性。

3.打造互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凝练特色学风校风

搭建和打造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可建立学院官方网站、公众号、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并有专门学生干部定期进行维护,结合时事热点、学生关注点、教育活动进行内容的定期更新,并由专门的老师对发布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同时可设置互动模块,如留言板、建议栏,倾听学生切身需求和建议,并可联合相关部门为学生“解惑解难”,真正做到与学生互动、为学生服务。当平台构建的较为成熟时可加强宣传,扩大网络思政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树立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公信力,切实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助力并兼顾多元功能。

同时,依托学校学科特色与文化内核,可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设置“优秀校友”“优秀教师”等宣传模块,凝练学校精神,浸润特色学风,树立榜样带头作用,进一步打造特色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4.建立健全机构与机制 保障网络思政无虞

高校应该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对应的网络管理制度、条例、规范,设置专门维护和审核的团队。同时,创建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汲取突发事件、舆情事件的经验和处理流程,从顶层设计上为网络思政教育“保驾护航”。

5.培养学生思辨精神

随着信息碎片化和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如何能够甄别信息的价值、真伪至关重要,否则极易收到误导从而引发不良影响。“不论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工作者或是学生自身,都需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筛选和吸收正确的知识。”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等也应有意识的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条件,实时关注并加以必要引导。


四、结语

网络思政的发展孕育潜力和活力,我们要正确审视网络思政存在的问题,理性认知网络思政的重要价值,以三全育人为宗旨,专研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保质、形式创新、人员精干、管理有方、落实到位, 扎实推进网络思政的建设和发展,“借网络思政教育之风”,育祖国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张玉鹏.全媒体时代高校提升网络思政育人成效路径研究.教育科研[J]2021(6):26-27

[3]范永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分析.才智[J],2019(16):200-201.


作者简介:刘睿(1992—),女,汉族,黑龙江,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