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变更管理效果提高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化工工艺变更管理效果提高策略研究

赵添翼

22010219861003****

摘要:本文描述了化学过程中变化管理的类型,并分析了化学过程中过程变化管理的分类。最后,结合化学过程中过程改变管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过程变化管理效果改善的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工工艺;变化管理;改变管理

1 化工过程中变更管理的种类

在化工过程中针对工艺进行变更就是指要对各个应用工艺和设计细节进行随时的调整修改,以便能够高效、安全的完成化工生产。应用变更管理,最核心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推动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当下行业中,主要的变更包括了下列3种。

①工艺变更,即针对化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工艺进行变更,包括对但不限于工艺的参数、流程、操作细节等。

②设备变更,即应用化工工艺之中所需要使用的各类设备以及设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随时调整,从而确保工艺应用的安全性。

③人员变更,指重点工作人员要随着工艺、设备的变更进行随时变更,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替换和安排。

2 化工过程中工艺变更管理的分级

①一级变更,是指整体对化工工艺、设备以及人员进行变更,这种类型的变更需要设计人员参与,为变更设计科学可行的变更方案。

②二级变更,是指在原有的化工工艺、设备以及人员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更和调整,此级变更虽然变更幅度略小于一级变更,但是仍然需要提前进行设计,确保变更顺利。

③三级变更,是指较小程度上对化工工艺、设备以及人员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是针对突发情况所进行应急调整。

3 化工过程工艺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变更实施偏差大

化工企业建立了变更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变更申请、风险分析、审核、验收等环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生较大偏差,比如电解槽的阴极液循环水回水本应该回本工序总管,结果在施工过程将循环水回水接至另外一个工序的回水,导致另外一个工序循环水回水憋压,工艺异常波动,会给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

3.2 风险分析不到位

风险分析是变更管理的关键环节,但是很多化工企业在具体实践中都存在风险分析不到位的问题。风险分析应遵循风险分析切入点,分析对已有系统的影响。变更只分析变更实施过程存在地风险,并未分析变更后给系统带来的真正风险,风险识别不到位。应该从变更内容本身和变更对系统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具体如下。

3.2.1 变更内容本身有何风险

①输送酸管道的绝热、伴热标准,硫酸的结晶温度。②输送硫酸管线材质是否符合标准。③输送管线及支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3.2.2 变更对系统有何风险

①如果接收硫酸时忘记关阀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或者人身受伤。②接收硫酸时流量波动是否会影响裂解工序运行。

3.3 变更审批行政化审批程序存在弊端

变更审批是按照职责分工和权限,逐级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后,再报主管领导审批。如某企业在审批流程中专业工程师负责审批较少,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较多,对有的变更内容和技术不熟悉,存在弊端,需要去行政化审批,走专业化审批程序。

4 提高化工工艺变更管理效果的措施

4.1 加强变更审核

可以将变更所需要完成的外部设计工作交由外部专业人组织进行,从而实现专业性的设计,在外部设计的过程中,外部专业人员可以对变更中所涉及的工艺、设备以及人员等进行健康安全环境控制措施进行评审,从而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变更。

4.2 加强变更实施与落实管理效果

①风险控制措施

变更管理人员应当针对一级变更或者二级变更中的HSE风险控制的落实情况进行反复确认,避免因此发生安全事故。在进行变更之前,必须对HSE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检查,而在三级变更之中,则仅需要由生产管理人员确认HSE风险控制措施后,即可进行变更。

②连带变更落实

工艺主管部门应确认工艺一级或二级变更相关连带变更的完成情况,确保变更完成前所有的连带变更内容都已完成。试车前检查企业应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试车前的安全检查,如需进行,则应依据试车前的安全检查表编制试车方案、开展试车前培训、实施试车前的安全检查,编写试车前的安全检查报告。

③变更关闭

企业应在变更实施后3个月内组织变更效果验证,对变更进行验证,在确保相关的健康安全环境HSE风险达到可接受程度、连带变更已整改完成后,保存全部资料,关闭变更。需注意以下事项:对临时的工艺二级变更,应在规定时限内恢复。如工艺二级变更需要转变成一级变更,需按照工艺一级变更的管理流程和要求补充审批内容和相关资料。工艺三级变更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视实际需要按照工艺一级或二级变更的管理流程及要求补充审批内容和相关资料。

4.3 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完善考核机制

主管部门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变更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排查,确保将所有变更都纳入管理,对已形成的变更文件进行审核,确保所有变更都按照变更程序执行,并定期对以往完成的工艺危害分析的有效性重新审查确认。制定各层级变更检查表,每月对变更申请、风险分析、审批、实施、培训归档环节进行检查并纳入基础管理考核,对变更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

4.4 强化操作管理

化工工艺贯穿于各项化工生产操作的全过程,因此对工艺操作进行安全管理也是确保化工过程工艺变更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是保证企业产品合格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整个化工变更管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技术部门首先应当对工艺规程进行起草,并且要确保起草文件的内容能够涉及化工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经过阶段性的审核与探讨之后,由总工程师进行阅览并批准,再送由企业的行政负责主体进行后续的签发工作,最终落实到整个企业的运行中,作为化工工艺操作的基本要求和依据。而就安全技术规程的制定来讲,其自身也是在工艺规程的基础上,对生产中安全事故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最终形成系统的条文。因此,企业必须明确化工工艺变更管理中所需要依赖的各项条文和流程要,分清规程和制度之间的主次关系,确保安全管理能够合理合法,符合国家宏观上的规定和要求。

4.5 强化定时检查

化工工艺的变更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员工的自觉性来完成,必须借助外力的监督和干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系统且完善的变更安全监控系统,并且要确保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掌握整个变更管理的情况和动向,确保化工生产可防可控。并且,国家和政府也应当发挥自身在变更管理中的组织和领导作用,要根据政府的等级分类,针对危险的化工产品,建立起层次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对区域化的化工生产系统进行统筹设计,确保不同地区的化工企业都能够得到有效监督,缩小监督盲区,扩大监管范围。

4.6 强化一级变更管理

第一,一级变更为最高等级的变更,因此必须采取最严格的审批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变更。第二,一级变更应当有化工企业内部的技术与专业管理人员向企业技术管理层提交变更申请,填写相应表格,充分说明变更理由和变更流程。第三,连带变更判断,企业生产主管人员应当与工艺、设备和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讨论,评估一级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制定相应的变更计划。第四,变更审核,企业管理层人员应会同专业部门对一级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核,在完成审核工作后,应当将审核结果和变更申请交由外部审核机构进行再次审核,保证审核中不会出现人为性质的错误。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必须加大对于变更管理的资金、人力投入,加强对于变更管理的重视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变更管理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工行业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 周世川, 李玉良. 化工过程工艺变更管理实施探究[J]. 中国化工贸易, 2018, 010(024):216.

  2. 钟书明.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实施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8, 018(0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