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德育——道德起源及重要性和德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婴幼儿德育——道德起源及重要性和德育

谭晓霞

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平安小学,邮编 404500

[摘要]孔子和达尔文在道德的教育上,有一点是相同的——构建稳定社会秩序,而道德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许多思考,这超越了春秋时期的人们只是在乎生理上的需求,并且在现代社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婴幼儿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很多都是在这个阶段可以快速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

[关键词]婴幼儿德育;道德;道德起源;道德的重要性

一、德育起源和婴幼儿德育

孔子和达尔文在道德的教育上,有一点是相同的——构建稳定社会秩序,而道德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许多思考,这超越了春秋时期的人们只是在乎生理上的需求,并且在现代社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婴幼儿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很多都是在这个阶段可以快速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

()道德起源及其重要性

达尔文是这样写的:“任何动物,不管是什么,都与人类一样,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显著的社会本能,包括父慈子爱的情感在内,因此,只要它的智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或接近于良好的发展,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道德感或良心。”[1]

当我们在进行个人食物、权力、性等方面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问题时,它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恰当的决定,因为这些个人私利可能是与我们的社会需要对立的——我们要在社会中维持体面的个人道德声誉,并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拥有这种良心可以带来美好的认知体验,因为它能够直接促使个人做出有益的社会决策,从而有效地避免消极的社会后果。同时,拥有这种良心还可能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这源于如下事实:

我们实际上已经与群体的价值观和规则绑定在一起了,而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内化群体的道德观念,能够评判自己和别人,并且有希望最终赢得自尊。[1]

(二)幼儿德育

我认为德育的范围其实可以很宽泛,既有个人方面、家庭方面也会有学校方面、社会方面的德育等等,现代意义上的德育其实包含太多,有太多的需要家长和幼师在日常当中好好教导的地方。

幼儿德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发展幼儿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地教育活动。[2]

在此我想说的就是0-6岁的婴幼儿德育。

二、婴幼儿时期各阶段的道德发展

1.林崇德将幼儿个体品德发展分为3个阶段:

(1)0岁-1岁,主要是适应性时期;

(2)1岁-3岁,品德萌芽时期;

(3)3岁-6,7岁,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

2.愈国良、辛自强在每一阶段赋予适当的发展任务:

(1)品德发展:

0岁~3岁,适应和萌芽阶段。

特点:

1岁以内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心理活动,有人际交往需要的萌芽,即社会性萌芽。但无意识活动,当然无所谓德性,没有“好”“坏”“善”“恶”的心理活动问题。他(她)只是对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处在无德性的生活适应期。1岁-3岁能作出一些符合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但极不稳定。

一般认为2岁~3岁的婴儿才有德性心理成分的萌芽。这时婴儿在社会中生活了二三年,经常与父母、亲人、护理人员直接交往,促进婴儿的语言、思维、社会性、自我意识萌芽。适应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情境,萌发了德性心理成分。标志着“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开始。

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德性心理素质的嫩弱性。相应突出表现的行为为:只会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3]

主要任务:

适应社会现实。

3岁~6,7岁,情境品德发展阶段

特点:

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的刺激(情景)制约,道德认识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情境性、暗示性。

3岁~6岁幼儿是德性心理发展的启蒙期。他的基本特点是心理结构的松散性、德性功能的微弱性,突出表现是情境性和从他性。

(2)主要任务:

理解好与坏,做出一些符合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

社会性发展:

0岁~3岁,婴幼儿期

①学会走路、吃固体食物;

②养成大小便好习惯;

③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学习辨别脾气的好坏;

④社会性依附;

⑤亲子关系,与家庭成员建立感情。

3岁~6岁,儿童早期

①形成有关适应关系及事物的观念;

②学习区别好坏、善恶;

③自我意识发展;

④获得生理上的安定;

⑤学习一般游戏中所必要的动作技巧;

⑥理解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概念。[2]

影响儿童行为的内在因素是道德。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4]170

其实也就是皮亚杰以及科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理论所写的自我中心阶段和服从于惩罚定向阶段。同时,对于一些错误的行为,这个阶段的儿童会更倾向于根据表面上的也就是实际后果的大小来判断好坏,却不会太关注行为的内在动机。

三、婴幼儿德育的影响因素

(一)关键期

婴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许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最强,适宜的教育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婴儿与遗传和环境教育不同,每个有自己发展的特点,水平和速度。应该让婴儿主动的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和人们互相交往,互相作用。成人应在具体观察、了解婴儿的日常生活节奏、习惯、各种能力发展的水平及他们的爱好和兴趣等基础上,以目的的选择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其难易程度等,更有效地促进婴儿的发展。[3]

(二)亲子关系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接触的地方,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幼儿会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以就能想象家庭对于幼儿的重要。特别是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更为重要。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能获得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使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形成信赖和依恋,依恋与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依恋对象的存在为弱小的婴儿提供了一个探索环境的安全基础。

直接体验亲人对自己的爱,诱发幼儿对父母的同情心:根据幼儿道德认识的具体性、情绪性、情境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小班前期幼儿,刚刚才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其实思维活动总离不开感知的具体对象。[3]

情感和社会性也伴随着孩子各种具体的交往和探索活动而发展,鼓励婴儿与周围的成人及同伴积极友好交往,并使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培养婴儿礼貌,诚实友爱,是勇敢的良好的品德,培养婴儿的亲社会行为,塑造一个人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2]

(三)同伴关系

随着与同伴的相处,在建立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幼儿必须体验冲突、学习谈判或感受委屈、学会合作,从而慢慢的懂得为什么要这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的道理,逐渐获得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发展其社会认知的能力。[4]

一般认为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动因之一。它对于幼儿心理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幼儿社会化、良好个性、品德、情绪情感的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的发展等,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庞丽娟,1991)。移情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社会观察学习能够使幼儿交往中的不友好行为显著减少,并能帮助他们学会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蕴含社会认知冲突的社会情景演示法能够显著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庞丽娟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分化的接纳,拒绝同伴的标准,道德判断已经开始了社会化和个性化进程。[5]

(四)社会环境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即是如此,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他人,在日常社会环境当中,理应给幼儿提供好的道德行为标准。

国家大的社会环境,也是需要有一个积极的、正向、阳光的大环境,才能让幼儿受到影响他一身的行为规范,从而使幼儿成为更具有道德的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我国其实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举足轻重,孔子当时创立儒家思想的社会目的——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个人目的——学以为己。

这样才能让各阶层的人不会想着只为了生存,而是要学以为己。所以强调人们要“克己复礼”——即拥有道德,孔子也第一次把人作为一个会主动思考的主体,而不是把思考的能力交给鬼神,个人依靠学习、思考来获得道德,如果越多的人拥有道德,社会就会更加的充满秩序。这样看来,“有教无类”——推行一视同仁的教育,就非常有必要,要让教育平等。

以上,是基于课上老师所讲的概述,这与开头《道德的起源》里所写的作者所写的达尔文的道德起源,似乎相差无几。

现代德育也受到巨大影响,却又包含得更加广泛,对于幼儿的德育不容忽视,理应重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托弗·博姆.贾拥民傅瑞蓉译.《道德的起源:美德、利他、羞耻地演化》[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7.(2)200.(3)200.

[2]陈幸军.《幼儿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25.(2)64-73.

[3]曾欣然.《德行心理活动规律探索》[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23.(2)119.(3)130.(4)316.

[4]王振宁.《幼儿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70.(2)155

[5]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318.(2)7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