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视角下的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4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研究

夏瑞阳

华南师范大学 510631

摘要


复杂系统理论体系的发展为中小学组织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应用场域。中小学作为复杂系统的依据在于其组织现实具有作为复杂系统本质属性的复杂性。而由于中小学内部“熵增”和外部“正熵流”的引入,削弱了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为了提升组织治理有效性,迫切需要对其理论路径与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组织治理、治理现代化、复杂性、复杂系统

中小学校是基础教育发展的载体,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场所。振兴我国基础教育,要促进中小学校治理现代化,提升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在实践层面,理性系统和自然系统[1]对学校治理依然起到主导作用。但随着社会环境日趋复杂,传统意义上的系统观已经无法指导中小学校基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治理实践。20世纪80年代至今,组织认识论出现了古典系统论过渡到复杂系统论的新转向。[2]这为中小学校组织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应用场域。

一、中小学校作为复杂系统的依据

学理上,中小学是一个复杂系统。范国睿(2004)指出教育组织可以被视为一个社会开放系统且具有复杂性,他认为教育组织的复杂性可以通过开放性、要素的松散结合性、运行的非线性和不可还原性、教育对象性关系的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等来认识。[3] 在范国睿提供的“复杂性”分类基础上,综合其他学者研究成果,根据系统复杂性生成的条件、方式、结果,从非线性开放区域、突现性、结构松散性三种显著特征来分析中小学校的复杂性。

(一)中小学的复杂性生成条件——处于非线性开放区域

从复杂性生成条件看,中小学的复杂性形成至少具备开放和非线性互动两个条件。第一,中小学是一个开放系统。有文献指出,复杂系统概念外延包括开放系统、控制系统、自组织系统、自创生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等。[4]事实上所有中小学校都是开放的,生源、财源、教师资源、制度资源等都由外界来提供,并主要通过实现学生升学的方式来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出。第二,外界环境与中小学的非线性互动也为其复杂性奠定了基础。根据复杂系统论中的耗散结构论,复杂性的形成只会发生在非线性的开放区域,包括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换等非线性互动,[5] 现实中,中小学校与社区、地方政府、家长都存在着大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非线性互动,互动所产生的影响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无规律性、不可预见性。例如学生、家长、社区可能会误解了校方对学生、家庭的正当收费行为,从而上升为给学校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的公共事件。

(二)中小学的复杂性生成方式——突现

从复杂性生成方式看,中小学复杂性的形成要通过突现的形式。复杂性的根本属性是突现性,复杂性科学前阵地美国圣菲研究所明确指出:“复杂性,实质上就是一门关于突现的科学。”[6]齐磊磊(2017)强调,“突现是层级之间特有的新现象,它指的是由部分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整体所具有的新现象、新性质、新功能、新规律的涌现。”[7] 突现现象在中小学校发展历程并不少见,特别反映在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中,例如一些学校通过反思性的教师团队合作学习,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增强了学校实力,改变了学校原有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性不够突出特点。突现现象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不可还原性[8],即整体的性质、功能、状态、规律等无法还原到局部的性质、功能、状态、规律等来认识。从中小学的文化系统来看,虽然一所学校的文化结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学校独特古建筑可以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学校制度设计背后蕴含着对学校独有精神文化价值的考量,三者无法割裂来认识,换言之中小学文化无法被还原到局部来认识。二是交互作用[9],要素或组分之间具有双向甚至多向作用,这为整体突现出新的现象、属性带来可能。前面所提及反思性教师团队合作学习本质上是在反思过程中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教师个体之间的信息、能量的交互来实现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甚至精神的更新迭代。

(三)中小学的复杂性生成结果——结构松散

从复杂性生成结果看,中小学的复杂性典型特征是结构松散。范国睿(2004)认为,教育组织具有结合松散的特征。[10] 中小学校作为复杂系统的演化,本质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一所中小学学校系统的演化能否从简单到复杂,从根本上有赖于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结构能否从简单到复杂。这既是由教师劳动的复杂属性决定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特征。随着教师专业素养日趋复杂,为了肯定教师专业性,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会被不断扩大,从而使中小学组织治理结构呈现出松散的特征。结构松散的特征在一些发达地区的知名中小学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相比其他中小学,这些学校发展相对成熟,教师专业性要求更高,校长和中层管理者会更加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从而使组织结构更富有弹性和松散性。

  1. 复杂系统视角下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熵增”、“正熵流”是复杂系统论中熵理论、耗散结构论的概念,“熵增”指系统内部无效能量的增加,“正熵流”指从系统外部输入的无效能量。

(一)“熵增因素

中小学校系统中存在“熵增”的过程。[11]换言之,中小学校内部存在着不可逆的无效能量增加过程。这发生在中小学校生产、加工基础教育服务产品的过程当中。无效能量来源于中小学校的结构子系统、文化子系统、政治子系统、个体子系统、运作机制、技术等方面,[12] 但根源产生于组织内部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无法满足客体需要及预期的治理观念和治理行为。归结起来包括以下三点:

1.固步自封。中小学校是一个社会系统,是人际关系总和。在组织没有优良文化传统、高效制度供给和适切领导力支撑的条件下,由于群体对风险承担意愿不强烈,以及安于群体当前所处的“舒适区”,人和组织发展具有固步自封和追求内在稳定的倾向,从而难以顺应组织情境和环境的变化,未能及时革新组织系统内在诸要素和治理工具,包括机制、体制、观念、活动等。[13]

2.过犹不及。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系统演化与发展本质是内部矛盾运动。中小学校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体,如秩序与自由、科学与人文、理性与自然、人与环境、行政与专业等。这些矛盾体在复杂系统演化与发展过程中理应维持着动态平衡。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矛盾的调节最终回归到人观念及行动中。因此,中小学组织治理需要考量和平衡矛盾。然而,如果组织治理未能恰到好处处理这些矛盾关系,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形。如在一些中小学校中的行政权力大于教师专业权力,教师专业素养对学生成就的有效性因不合理的学校行政评价而得不到承认。

3.不见泰山。有限理性决定了组织治理无法通过穷尽全部信息获取组织决策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学校组织治理在面临紧急或重要的事件不需要尽可能从既有的实践经验、已有的理论、诸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交流中交换而来的信息来选择、整合并确立决策依据。组织治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在组织治理者有限的认知条件下尽可能使决策所需的知识、经验、信息种类多样化和储量最大化,并不断逼近作为复杂性客体“泰山”的全貌。然而,现实是在不少中小学组织治理中,由于作为中小学组织重要决策者的管理和教师专注于自身领域和岗位的事务,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上产生了惯性,在知识生产方式和能力发展模式形成了路径依赖,久而久之掉入了“能力陷阱”,知识、经验或信息所在域得不到突破,当面对多变的“泰山”时,即便可以通过既定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生产方式实现知识、经验、信息的增量,也可能会偏离了逼近“泰山”全貌的道路,从而导致组织决策的低效。

(二)“正熵流”因素

教育具有公共品属性[14],为中小学校创设稳定、确定、有序的环境提供了基础。政府需要对中小学校组织治理及其基础教育服务产品进行稳定的、长期的干预和支持,包括常见的财政拨款、评估督导、执法等,这可以保证中小学校的基本存在。教育与其他易变领域的交互性和教育的私人品属性决定了中小学校的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随机性,这为中小学打造特色治理和实现学校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能。当这两类环境所形成的结构失衡时,会产生“正熵流”,造成中小学校组织治理低效的情况。

一是因过于不稳定、不确定的环境结构所形成的“正熵流”。如时至今日,一些县域公办中小学仍然会因为县域财政压力和教育经费不足,而在学校基本建设、教师工资方面无法得到稳定的、长期的保障,造成优秀的中小学教职工流失,削弱了中小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是因过于稳定、确定的环境结构所形成的“正熵流”。如一些中小学的校长未能成为贯通易变大环境与学校内部环境的桥梁,中小学教师和中层管理者对外部风险环境的脱敏,在有稳定和确定的政府支持条件下,作为中小学校主营业务的学生培养工作难以无法满足学生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提高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的路径探索

提高中小学组织有效性需要对抗系统内部的“熵增”和外部的“正熵流”。基于这点考量,本研究提升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的理论路径和与之对应的实践路径(见图1

理论路径

实践路径

  1. 通过调整失衡的环境结构,将“正熵流”转化为“负熵流”。

  1. 引入“负熵流”对冲复杂系统内部“熵增”。

  1. 改变复杂系统内部结构和加工转化模式,进一步适应复杂环境。

  1. 增减风险触点,游走混沌边缘。

  1. 革新机构假设,落实发展观念。

  1. 深思熟虑决策,协调内在矛盾。

  1. 重视依据多元,确保决策全面。

1 中小学组织治有效性提升的理论路径与实践路径


(一)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提升的理论路径与实践路径的关系

调整失衡的环境结构,旨在将输入系统的“正熵流”转化为“负熵流”,将无效能量转化为有效能量。这要求中小学要增减风险触点,游走混沌边缘,确保稳定、确定的环境与不稳定、不确定环境的所形成结构的动态平衡性。由于系统内部不管开放与否都会存在“熵增”现象,需要通过开放引入“负熵流”或有效能量,对冲系统内部“熵增”或增长的无效能量,并迫使系统基于“负熵流”作出内部反馈,改变复杂系统内部结构和加工转化模式,进一步适应环境。基于“负熵流”所作出的内部反馈,实质是对引致“熵增”的“固步自封”、“过犹不及”、“不见泰山”的三个影响因素的控制与治理,具体实践包括革新机构假设,落实发展观念;深思熟虑决策,协调内在矛盾;重视依据多元,力保决策全面。

  1. 中小学组织治理有效性提升的实践路径

  1. 增减风险触点,游走混沌边缘

中小学校内部治理主体为了保持环境结构的动态平衡性,要主动延展或收缩风险触点,延展风险触点意味着要积极基于外部环境发现学校发展新问题、接触新的发展理念、寻找解决学校问题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例如一些发达地区知名中学招收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清北毕业生从教,虽周遭质疑,但真真切切解决了学校学科竞赛的需要。收缩风险触点意味着学校不能一味接触新事物,在与外界稳定力量保持常规联系的同时,要遵循教育及其管理的内在发展规律,确保组织运行和教育教学业务经营的稳定性。

  1. 革新机构假设,落实发展观念

中小学校的机构假设包括学校的使命、愿景、信念、价值观、具体的学生培养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运行的制度、不成文的行为规定等。虽然这些假设的存在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因为学校外部环境变化而需要及时的变革,否则出现“固步自封”的弊病。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使发展观念深入到学校内部每一个治理主体心中,让每一个治理主体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与成长,革新关于组织治理的认知结构。

  1. 深思熟虑决策,协调内在矛盾

中小学校系统发展的本质矛盾需要组织治理者洞察出来,组织治理者在此基础上才能判断矛盾关系,采取适当的矛盾平衡举措。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对现象的内在发展矛盾进行定位与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平衡方案的过程。如果中小学校组织治理者在做决策过程中无法洞彻中小学校发展的本质矛盾,最终所选择的方案也未必能够根治组织治理中“过犹不及”的问题。因此决策之前深思熟虑是必要的,这要求组织治理者要主动训练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对决策所面临的复杂现象删繁就简,把握事物要害。

  1. 注重依据多元,力保决策全面

决策的全面性是衡量决策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尽可能克服“不见泰山”问题的基本原则。要实现决策的全面性,其关键在于要重视决策依据的多元性,而决策依据的多元性本质上是决策依据所在视角的多元性。为了确保决策依据所在视角的多元性:一是要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决策。因为决策牵涉到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利益,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利益又会形成不同的视角,他们会因为自身利益和基本立场影响决策执行效果;二是要能够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认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治理对象复杂性决定了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的复杂性又决定了解决问题办法的复杂性。这要求组织治理者从不同学科领域寻找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概念工具;三是要多渠道搜集信息、借鉴经验、掌握知识,依据渠道的多元性可以丰富决策依据的视角,在实践上,单一的渠道并不见得能兼含所有依据类型,比如通过书目资料搜索能够找到关于组织治理的理论知识,但未必能够获取组织治理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12]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主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Subhash Sharma. Radical Change Management (RCM): From Managing Pyramids to Managing in Chaos[J]. Paradigm,2002,6(1).

[3][10][11]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04(02):52-58.

[4][7]齐磊磊.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复杂系统与模拟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5]林小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中外合资企业不稳定性[J].时代经贸,2008(S1):56-58.

[6]米歇尔 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等译. 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

[8]范冬萍.复杂系统的突现与层次[J].学术研究,2006(12):35-39+147.

[9]吴彤.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究[M].呼和哈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13]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4]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夏瑞阳,1992年,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效能方向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