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及策略

李久和

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 要:如何破解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从教育本质出发,明确育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改革教育评价。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


进入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步维艰,应试教育顽疾依然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青少年身心健康堪忧,严重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应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在哪?采取哪些策略?

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要厘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必须回答教育的本质这个原命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既是一个教育学问题,又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从哲学角度,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其为人,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性要求教育促进人有意义的生活,而社会性要求教育促进人有意义的社会交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著名哲学家雅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义来看,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追问教育学角度的教育本质,就是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综上所述,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让人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也可简言之:“教书育人”。

二、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在管理机制上,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在评价机制上,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发展潜质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唯一。教育激励机制上,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不高。

教育思想落后,教育观念陈旧,伪教育、反教育行为仍然存在。科学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课程难度大,教学内容多而杂,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考试频繁,作业繁多。学校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方式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课堂学生知识建构、方法掌握、思维启迪、能力培养、评价反思等功能不足。

以上种种,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影响中华民族未来国际竞争力。分析其原因,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出现偏差和背离,对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问题认识不清,对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革命重视不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明确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三、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一)明确育人目标。

习近平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报告,全面论述了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方针全面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总目标,基本路径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新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正在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因此,教育也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变革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育人方式和教育方法。

(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要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关键在于课程。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意味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基础教育课程包括了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走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学科教学本位走向全面育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仍然要以双基为基础,以三维目标为具体体现,以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素养为育人的根本目标。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体系,通过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培养学科观念和思维能力,掌握学科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习得学生核心素养。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项目学习、自主探究、实践创造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课程的主渠道,是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应当从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转型,把“教堂”变成真正的“学堂”,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顺应学生成长天性,采取“启发、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校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具体情境,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研究,去探索从而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方法结构,并发现新的矛盾,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循环往复,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自主学习,个性化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同学间交往,师生间互动互助,突出谁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的形成,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改革教育评价。

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没有评价,就没有教学。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牢固树立多元人才观,改革教育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技术,充分利用教育评价反馈功能、激励功能,重视儿童少年成长的综合性,坚持评价运用的发展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用好教育评价的专业性。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他评多元评价,将定量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学生能力素养评价,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没有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没有新课程,就没有新课堂。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思路,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行为,更决定了基础教育质量。教师要切实从“育分”向“ 育人”转变,真正摒弃“唯分数论”、“唯知识论”的教学观,牢固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面向人人、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尊重差异、重视个性”的课程观,“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观,“主体多元、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只有这样,基础教育改革才能真正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二)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当今教育改革的理论繁多,众说纷纭。教育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新概念、新举措举不胜举,令基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然而,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事业,教育实验尽可能成功,应谨慎行事。教育改革实践应遵循教育规律、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因此,理当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一线教师的亲身教育实践,才能真正发现改革实践中的真问题,从而寻找到可操作、可推广的符合中国国情、校情、生情的实践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科学实践检验的教育改革,既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真正改变,又实现教师教育行为自觉,使基础教育改革满地生根,开花结果,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

(三)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

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且重要途径,然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导致浅层学习、低效学习,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改变如此现状,需要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科学思维、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重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深度学习”课堂。“深度学习”是指学生面对新的情境和认知冲突,主动提出新的问题,通过系列的思维活动解决新问题,从而生成新知识,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表现在,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为解决认知系统矛盾冲突,或真实情境的问题开始的,这是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内心驱使下的学习。二是学生知识的生成性,以原有知识结构和解决现实问题中生成新的知识,并主动将新知识纳入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三是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解决问题生成知识过程实际上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判断、抽象、比较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并经过顺应、同化的梳理过程,学生思维得以深刻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即让学科教育“回家”,《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9年第2期(合)。

2.杨 清:课堂深度学习:内涵、过程和策略,转自微信公众号“深度学习在线”,2019年1月7日。

3.顾明远:新时代学校变革的方向,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