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时深转换方法在吉林油田SJ地区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高精度时深转换方法在吉林油田 SJ 地区的研究与应用

杨丹丹

吉林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地震解释研究所,吉林 松原 138000

[摘 要]在地震勘探阶段,地震数据时深转换和构造成图一直是地质学家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时深转换是将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转化为地质成果的必要过程。本文采用基于目的层和钻井分层对油藏描述中的井震时深转换技术进行论述,通过与TDQ和DepthTeam Express时深转换的对比,得出了一种速度快捷、方法简便、精度较高的时深转换方法。

[关键词]时深转换;速度模型;构造图;高精度

0 引 言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体及地震相关数据,从时间域信号转变为深度域信号的一个处理步骤,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以及储层解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时深转换精度主要取决于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合理性,而速度模型的准确建立与研究地区储层的复杂程度、所处的勘探开发阶段、基础资料的多少及采用的速度求取方法密切相关[1]

本次研究对象是吉林油田SJ地区,SJ地区位于梨树断陷西北部,东邻杨大城子斜坡带,北部为长岭断陷龙凤山洼槽,西部是新安镇地区向阳洼槽,向南部与双辽断陷接壤[2-3]。本次解释软件为LandMark,一般情况下,TDQ(Time Depth Quality)时深转换的精度基本能够满足勘探阶段构造成图的要求,但是油藏描述中要求的时深转换精度远远高于勘探阶段的构造成图精度[4]。为此本文根据实际生产急需提出了基于目的层和钻井分层的高精度时深转换方法。通过实例研究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给出了绝对误差小于1m的井震时深转换结果[5]

1 TDQ时深转换

TDQ模块是Landmark软件中时间域和深度域相互转换的工具,它是联系SeisWorks和ZmapPlus模块的桥梁。该时深转换分为两步:建立速度模型和时深转换。速度模型的建立是在时深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时深表是通过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来实现的。众所周知,测井曲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少有合成记录能够上下完全对准。因此要求对目的层进行时深转换时,合成记录要精确标定到目的层。如果目的层有多层,则需要做多次合成记录的标定,存储多个时深表,否则,误差较大。本次时深转换选取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8口井,做出T0等值线。通过T0图和构造图对比,构造形态大体趋势基本一致。但绝对误差相对较大,最大可达11m。显然此方法对本地区井做构造图不适合。

TDQ时深转换方法简单,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适合于地层相对平缓而且地下岩层变化不大的地区,尤其不适合于高陡构造区。同时要求钻井较多,而且具有精准的合成地震记录的标定。尽管如此,也不能排除相对较大的误差。

2 DepthTeam Express时深转换

DepthTeam Express是新一代的深度转换工具。它是LandMark建立速度模型和深度转换的软件包。它的最大优点是建立速度模型时能够根据构造层进行插值,而且可以逐级标定,直到与地质分层相匹配。通过多次实践总结出此方法更适合于无井区的时深转换。在新区块,无井的情况下,借用邻区井资料,采用叠加速度谱,推导出平均速度,用这一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一般情况下,叠加速度的横向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勘探区的构造形态,推算出的平均速度也能反映其构造形态,因此在无井区利用DepthTeam Express进行时深转换后可以达到勘探阶段的需求。

3 基于目的层和钻井分层的时深转换

基于目的层和钻井分层的速度求取方法是求取对应层单井的平均速度,将所得的速度值按照等T0网格的趋势进行网格化,建立层面平均速度网格。最后由T0网格与速度网格转化为构造图。

3.1基本步骤和误差分析

(1)准备钻井分层数据,以8口井为例。

(2)将分层数据校正到与地震数据同一基准面。

(3)做等T0值的网格。

(4)提取每口井对应分层H的T0值t。

(5)地层平均速度求取,612d7b562e666_html_bdb3d008fcbdee6c.gif

式中:Hi——第i井对应分层的深度,m,

ti——第i井对应分层的T0值,ms,

612d7b562e666_html_6887d301244ab5a8.gif ——平均速度,m/ms。

(6)对地层速度网格化。

(7)将T0网格与速度网格相乘,即构造图。

(8) 误差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绝对误差都小于1m,相对误差小于1‰,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因此符合构造成图要求。

3.2 添加虚拟井提高成图精度

在油田开发阶段,一般研究区内每平方千米只有少量的开发井,而利用这少量井做时深转换,显然准确度不高,这样就需要在有足够的地质认识的基础上添加虚拟井,通过添加虚拟井以达到研究区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构造成图的精度。

设计suj4-23时,入靶点A和完钻点B之间T0值相差10ms,用6口井制作的构造图AB相差38m,速度较大,不太合理。后添加2口虚拟井,AB相差20m,待井完钻后,通过对比结果非常吻合。经过实践多次验证,添加虚拟井后数据吻合程度更高。

4 结论

  1. 基于目的层和钻井分层的时深转换方法简便易用,和地质结合较好,精度较高。但由于比较依赖于地质数据,对地质分层的准确性要求极高,添加虚拟井时应充分了解区块地质状况和地震资料情况。准确度受井网的规则分布和密集程度以及解释人员对区块的地质认识的影响。

(2)做速度网格化时使用T0网格作为趋势框架,对最终的构造图整体趋势加以控制。得到的构造层与井点的分层数据完全吻合,基本没有误差。

(3)此方法适用于中央凹陷中浅层油藏中高精度的时深转换,也可为其他区域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凌云,郭建明,郭向宇,等.油藏描述中的井震时深转换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11,50(1):1-l3.

[2]斯兴焱,李录明,胥良君,等.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方法及应用[J].石油物探,2012,51(1):56-64.

[3]王江.三维地震资料时深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石油物探,1995,34(2):110-115.

[4]Hornby B E,Yu J H,John A,eta1.VSP:beyond time-to-depth[J].The Leading Edge,2006,25(4):446-452.

[5]Gerritsma P H A.Time-depth conversionin the presence of structure[J].Geophysics,1977,42(4):760

-772.

3

作者简介:杨丹丹,女,1985年出生,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从事地震解释、构造成图以及储层预测等工作,工程师,吉林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地震解释研究所,138000,0438-6227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