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应用探析

陈妍 李明翰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110041


摘要:面对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各个领域也迎来更高的机遇,面对这样的情形更多新型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遥感影像的发展已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规划,例如出门旅游使用的电子地图等等。遥感影像的应用原理主要包含数学原理和地理制图原理,而且遥感影像的应用促使地图制图准确性越来越高,因此遥感影像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遥感影像;地图制图;辅助运用

引言

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使传统地图测绘有了快速的进步,测绘新技术发展弥补了传统地图制图与土地规划缺陷,能够更加精准的反映区域面貌,土地规划管理与地图制图更加科学、实用,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技术创新,遥感技术就是信息技术的产物之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效率高、信息丰富、周期短、动态性等方面,随着应用层次的加大,现阶段遥感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通过遥感技术能够有效获取时空信息,全面满足地图测绘需要。

1遥感技术概念及其应用发展

遥感技术RS,指的是远离目标物,通过遥感平台与遥感器接受物体电磁波,并将数据传输回地面,通过详细数据处理与分析,最终服务于用户。一般情况下,将这种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称作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获得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因其各种优势,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与利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国内外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与监测地理资源信息,并准确预测发展形式,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客观数据。

2传统制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科技的进步,地图制图的方式方法也有许多进步,但在实际制图过程中来看,仍不能完全满足地图制图的需求。现总结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在国内外地图制图的研究都集中在图形数据的压缩综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地图制图主要依赖地理信息技术;(2)对于地图制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线状要素的讨论,而在实际信息环境中,地图主要是由面状、线状及点状三要素构成;(3)地图制图研究重点研究单要素,还不能把所以地图要素合理结合起来。传统的制图过程中,主要通过调绘、权威部门发布的地理信息、从现有出版物转绘、GPS跟踪等方法获取地理信息,综合上述几种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可看出有以下不足:首先,周期长。无论是外业调绘或GPS跟踪,周期都较长;其次,资金花费较大。除人员成本外人工到现场调绘,还需支付差旅费、交通费等,所以导致总成本较高。而GPS跟踪需驾车,要花费油费、过路费、差旅费、人力成本等;且时间滞后。

3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具体方法

3.1获取影像

目前,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只有两种影像可供下载,即CCD影像与HR影像。CCD影像的分辨率为19.5m,而HR影像的分辨率为2.36m。制图人员可以结合制图工作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下载的影像种类,举例来说,如果制图人员所绘制的地图比例尺较小,则只需下载CCD影像就能够满足制图需求。如果CCD影像难以满足制图工作的要求,则可以选择下载HR影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节约影像下载时间,还能够合理安排时间。

3.2地质检测

由于遥感卫星发射成功,遥感影像近些年多用于通过卫星对地面图形进行获取,效果也更加清晰和完整。从不同方位对山体进行数据获取,通过影像融合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影像融合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信息提取有多种途径对地质环境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因素影响数据结果。遥感监测在对数据图像进行分析时需要多种信息进行反馈,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目前遥感技术还不够成熟,大多数据都需要人工现场勘测来收集,得到了数据还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对遥感监测技术的开发,主要也是对人工智能信息提取技术的开发,我们需要通过数据来监测矿产在开发时受到的不利因素影响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通过及时监测,来对不利因素进行掌握,排除山体的自然灾害情况和受污染情况,会使资源开发走得更远,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

3.3制作三维遥感影像图

数字高程模型以及遥感影像技术是三维地貌影像制作的重要数据,将其进行几何配准,这对于保障地图投影与坐标统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大部分的遥感处理软件与GIS软件都可以生成三维地貌影像图。操作人员需要明确三维影像图制作目的,结合图形学以及计算机相关基本原理,生成三维影像图所需要的目标点、视角、光照模型、景深高程等因子。生成三维场景需要结合数字高程模型以及计算机生成,通过遥感影像填色然后生产三维影像图。

3.4遥感影像地图

传统手绘制图需要大量的人工,其生产方式落后,质量不高,往往会因为工作量大,而造成内容的偏离,整体过程非常繁琐,随着时代的发展,遥感制图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制图环境与技术手段,我国遥感制图应用虽然相对晚,上世纪70年代才在地图绘制应用中加入遥感影像技术,发展过程中,极大提高了地图绘制质量,使地图绘制工作更加简便、易操作,保证了成图质量,信息精准。遥感影像地图优势更加明显,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其不同于正射影像图,遥感影像图主要是使绘制出的图形更直观、更直接,影响能够直接反映出地图信息,内容更多、真实性更强,对一些无法体现的信息能够客观反映出真实性,细节展示效果好。

3.5卫星影像辅助制图

卫星影像还能对图形的不足进行辅助生成,能够全面的获取各类影像,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全面根据应用的实际场景,进行条件下载,得到能够使用的相关影像,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处理,生成各种实用性更强的地图。如制作小比例地图时,只需下载CCD影像就能够满足应用需要,而不需下载HR等大的影像图。根据实际效果情况,如CCD影像达不到标准,再进行HR影像下载。有效的选择性下载,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保证了制图的成本。处理影像也是一个主要的环节,根据使用要求,把CCD影像处理成不同波段彩色图,合成图像后,能够纠正图像比例大小,产生出精度更高的影像。如果通过纠正还达不到利用要求,还需要用PS等软件进行锐化、调化处理,使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全面满足实际需要,有效处理好投影变换。普通地图出版对精度要求并不高。

3.6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为重要的4D产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且在遥感处理软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也更为简利,通常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图分为单模型和多模型两种类型。(1)单模型,在这种制图模型下,先建立单个的DEM模型,然后通过单影像方式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模型,或者说通过多影像方式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模型。最后通过镶嵌环节,完成多影像拼接,最终形成正射影像。(2)多模型方式。结合图幅范围或者所需要的具体范围,直接生成立体模型,然后通过必要的编辑工作以及匹配处理建立相应范围。最后图幅范围内的正射影像正式生成。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的模式,都必须在制图全过程中贯穿质量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对于我国地图出版社更新地图数据库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所获得的遥感影像效果不佳,这就体现出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所以该技术只是辅助地图制图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司连法,吴川.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应用[J].测绘通报,2009(03):49-51+58.

[2]邓小慧,王红霞.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