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优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管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企业优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管理的研究

张永刚

新疆知信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的维权问题一直是一项比较棘手的工作。自2008年中国企业经历知识产权战略年后,中国企业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的主旋律中突破竞争企业的重重包围限制,创造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突破自主科研瓶颈,是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可知,加快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是首要任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中国企业要把握机会,加强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管理,创建优质的知识产权成果管理体制。论文主要探讨了企业优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可行性改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引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成果转化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做好知识成果转化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做好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管理。

1.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

1.1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不合理

在国家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对于科研成果相关主体的权益分配进行了简要的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规定、也未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应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1]。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会面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涉及的主体数量多,以及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等问题。因而在成果转化开始之前或者过程中,对于其产生的经济等其他收益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成果转化的过程也由于缺少合理的管理而限制了具体的生产实践的展开。

1.2相关政策法规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逐渐加大,制定出多部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因而在实际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成果在不同的阶段就要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定,在遵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时,就会出现与《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之间的衔接问题。两部法律对于同一对象可能存在不同的管理办法,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相应的审核过程中,就会发生冲突[2]。此外,由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涉及众多部门的过程,需要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成果的高效转化。

1.3现实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主要是在实验室或者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下得出的,缺少大量具体的实践过程的验证,而且在实验情况下,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少,与实际的生产过程存在差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材料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实际的生产结果与预期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就国内企业目前的生产条件而言,难以到达实验室的生产标准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限制投资人资本投入、影响知识产权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阻碍。

2.优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管理的建议

2.1加快完善专利实施许可制度

专利权人自己实施、专利权人将专利作为一种资产质押融资、专利权人把专利给别人实施是专利使用的三种方式。其中,专利实施许可主要是用来技术转移的,可以很好地衡量专利技术成果话的程度,主要指的是专利权人或者是专利申请人许可他人在某段期限内、特定区域内有偿的对专利进行实施的行为。虽然说专利实施许可在成果转化过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利用了相关政策的优惠条件,并没有真正的推行专利实施许可,国内的专利实施许可使用率也一直在下降。因此,国家要加紧政策实施,完善专利实施许可制度。

2.2鼓励支持专利研发人员全程介入技术转化

现如今,我国在将专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只是停留在了专利实施许可这类专利转移的阶段。斯坦福大学的前校长约翰·汉尼斯曾经提出,一定要让相关的专利研发人员加入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成果转化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转移,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转移”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进行专利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问题,所以说相关的专利研发人员一定要对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产品应该改进的方向,不仅要将技术实现完美的交接,还要为产品的成熟走向市场提供方向引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持的,国家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完善政策,对研发人员进行激励。

2.3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专利运营平台

专利运营平台在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源流通迅速、信息获取便利是专利运营平台最主要的特点,当技术需求方或者是技术提供方有相关的需求的时候就可以在专利运营平台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现如今,我国的专利运营平台只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面对,主要表现在地域分布不平衡、成果转化服务中转化专利质量不高以及转化方式单一方面。因此,在专利运营平台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对交易环境进行完善、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专利运营平台的增长速度、使得专利成果转化的类型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从产业化的角度来对专利运营平台进行完善,主要需要拓宽专利转化方式、全方位获取高质量专利资源以及加强转化评估反馈等。

2.4完善评价指标,促进成果转化

在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成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激发科研工作者的活力以及创新力,做好分类评价分析以及体系构建,尽可能做好贡献值分析,注重同行业之间的评价以及体系创新。在开展专门的国家级的科技成果计划培育时,需要探索出一种比较完善的培育模式,将一些省级的重大科技创新奖励融入专利培训中,激发工作者的评价积极性,开发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在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和分析时,需要改革传统的专家评审模式,变更固化模式,及时对科技管理水平、科技成果价值进行评价。

2.5优化专利政策导向,有效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伴随专利创新成果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省市专利奖励和补贴政策已经开始从原来只专注数量,逐步转变为数量优先兼顾质量;从只关注专利总体数量转变为注重发明数量占比;从只关注国内专利转变为以国内为主、凸显国外专利的重要性。专利政策的改变和我国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目前,我国专利政策的设置并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专利发展状况,专利政策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新形势。例如,当前地方专利工作的考核标准依然以数量作为主要依据,是造成我国专利申请量巨大但含金量不够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逐步提升专利质量,取消地方专利工作的“唯数量”考核标准,才能有效解决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其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多方的利益,以及受到一些政策条件的限制,会出现实际生产结果与预期值存在差距等问题。就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问题并非无法解决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于政策进行调整,或者建立完善的监管及追责机制,保证各方利益的协调,进而保证成果转化过程的有效进行。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一定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更加优质的成果转化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俊芳,郭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软科学,2010,(2):137-141.

[2]李良孔等.中国国内专利实施许可概况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4):9-12.

[3]约翰·汉尼斯.别让创新成果转化停在“转移”阶段[N].联合时报,2020-7-21,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