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吕坤明

身份证号码: 5137221990112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仍会有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相关部门对待施工现场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建筑工程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更好的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智慧工地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智慧工地系统基本介绍

1.1智慧工地系统的概念

智慧工地系统是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现代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其来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与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紧密相关。智慧工地系统是将工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传感技术,通过可穿戴设施、进出口传感器、工地监控装置等设备,将建筑工程中的人员与活动连接,形成物联网。将信息上传至搭建的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形成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1.2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意义

首先,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运转,可提高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分析的速度。由于整个建筑工地接入了互联网系统,各个部门以及人员间的交互方便程度与沟通速度均显著上升,从而提高了管理者命令下达、各个部门间信息传递、反馈信息上报等工作的灵活性、速度。

其次,应用智慧工地系统减少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本身而言,多数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有限,知识文化程度较为缺乏,安全意识存在缺陷,智慧工地系统中每位施工人员均可以进行登记,可记录每位施工人员在建筑工地的活动轨迹,对出现的问题可及时进行纠正。智慧工地系统提供即时上报功能,可保证在发现安全隐患、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进行检查和解决,有效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2建筑业的实际现状

建筑业是一个劳动非常密集的产业,流动性较大,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很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所需要的结构技术也逐渐复杂化,工作强度不断增大,每个工序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作业,施工场地有限,这也使得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管理难度增大,安全事故逐渐增多。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我国发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总共有692起。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来划分,房屋坍塌事故81起、高空坠落事故331起、伤害较重事故72起、机械伤害导致的事故有33起、较大发生事故23起,主要包括土方坍塌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等。这些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公民无论是经济还是生命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新型的技术手段使用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将传统建筑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现代化、高效化类型的转变。

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建筑工程施工数据监控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需要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工程中,实时监控施工数据是主要工作内容,合理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有助于提高施工数据监控效率,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际应用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效率,且获得数据更加完整、准确,不会受到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影响,整体工作效果较好。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对比、分析智慧工地系统收集的施工数据,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数据监控,一旦施工数据出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停工,排查安全隐患。

3.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多、施工人员与设备多等特点,给施工管理造成了较大困难。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工程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智慧工地系统,可将人工智能设备、传感器等,装置在工程机械设备或施工人员穿戴的衣服和防护设备上,整合建筑工程施工全程,及时发现施工人员使用操作、工程机械设备运转等问题,及时预警并加以处置,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减少工程维修成本。智慧工地系统在施工材料使用和工程进度方面有较好应用,可准确获得计算结果,且可长时间监测,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利用率。

3.3对施工人员进行智慧管理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的中均可以得到有效应用,可通过智能化系统对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具体操作为设置实名制管理系统,将每一位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通过SQL系统建立数据库,结合门禁设备、智能卡系统建立对应的一卡通系统,记录每一位劳务人员在工地内的进出记录、活动轨迹、消费情况等。

智慧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1)可对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也可在第一时间进行责任划分以及安全漏洞的处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记录可以载入此系统,可有效保障劳务人员的安全。(2)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工种信息进行登记后,可随时对工程的人员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通过门禁信息分析工程的参与人数,直接观测人员的工作情况,与施工计划、施工目标对比,可以及时对人员分配进行调整,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3)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进行管控,有保障劳务人员的利益。

3.4周界防范红外对射

建筑施工场区与办公区始终是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所在,容易发生生产事故、盗窃等事件,怎样确保其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与及时性,对现场管理人员而言是一个难题。对此,可采用智慧工地的周界防范红外对射子系统来解决。

对于周界防范红外对射子系统,它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对产生于布防监测范围内的所有侵入行为进行自动探测,并产生相应的报警信号,同时提示人员产生报警信号的具体位置,另外还能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该子系统主要采用红外发射器,在发射端发出由红外光形成的网状光束,在接收端接收到这一光束后,将立即开始防卫。只有完全阻挡了光束才能进行报警,这样能有效防止误报。

该子系统具有很高的报警准确率,能防止入侵的发生,如果产生入侵,则可以准确的确定入侵发生位置,保证实际防范效率。解决了传统监控系统必须有人进行实时观察的实际问题,使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人性化。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智慧工地系统的全面实施与创新,大力推动了绿色施工,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使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对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并总结经验,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系统予以完善,以此提高智慧工地系统的综合性、可行性及先进性。在今后工作中,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协力合作,相信智慧工地系统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世龙,徐鑫.某百万机组火力发电建设项目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优化[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10(Z1):90-94.

[2]欧红亮,吴恩明.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