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7
/ 3

早期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凯伦 陈贵琼 钟玉婵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一区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80例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早期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出统计。结果:干预组患者机体营养情况整体较好,患者的体重逐渐恢复,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数值明显较高;生活质量评分整体较高,在生理、心理、社会、情感四个方面的得分均较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较高。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去。

关键词:早期营养支持,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应用效果

现代医学技术和医疗资源的发展都十分快速且前景明朗,但是针对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还尚无疗效高、预后好的治疗方法。实际社会情况中,人们更是谈“瘤”色变,不论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会使患者及其家属担心、害怕。当患者罹患头颈部肿瘤时,部分患者会选择通过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多数患者会在医院定期接受放疗、化疗治疗,其中,放疗不但花费高,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放疗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性疼痛、呕吐、食欲下降、口干等问题,在此期间患者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也受到了相应的放射性损害。患者进食受到的不良影响越发严重,患者的营养补充越发不足,面对上述治疗时的抵抗能力和后续的恢复功能也就越差,因此,对头颈部肿瘤的放化疗患者实施早期的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分布45-67岁,平均年龄(54.31±4.77)岁,患者的肿瘤部位为口咽部的4例,口腔内部的9例,喉部的7例,鼻咽部的20例;干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分布44-68岁,平均年龄(55.08±3.93)岁,患者的肿瘤部位为口咽部的3例,口腔内部的10例,喉部的8例,鼻咽部的19例。研究人员在选取本次实验的80例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患者均接受的病理活检,确定了肿瘤类型。⑵所有患者的预测生存时间均在三个月以上。⑶排除存在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护理行为的患者。⑷排除既往两个月内服用过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患者。

1.2方法

1.2.1常规组:给予组内患者常规临床护理,要求护士明确患者肿瘤的危重程度,能有目的性、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做好生命监测、用药监督和突发情况急救等。

1.2.2干预组:给予组内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因为肿瘤存在于患者的头颈部,所以一般不推荐患者自主进食,需要通过肠内营养对患者进行支持:由护士为组内患者插入鼻胃管,使用全能营养素通过营养泵对患者进行鼻饲泵入,为防止患者出现返流、误吸等情况,护士要调整患者的床头抬高30度左右,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患者脑水肿并发症的出现。我院现在使用的全能营养素的主要成分包括水、麦芽糊精、酪蛋白、植物油、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规格为500ML,所含热量为500kcal,要根据“允许性低热卡”原则以及患者意识清醒情况、体重、年龄、病程、肿瘤部位等因素进行患者所需热量的计算,并在初次给予肠内营养时使用全量热量1/4-1/2所对应的营养素容量给予患者,为防止患者出现耐受过度的现象要逐渐在住院第三天、第四天增加热量的给予,直到患者的住院后5-6天再给予全部能量所对应的的营养素泵入。如果患者的营养状态恢复较好,可以在一周之后为患者增加匀浆饮食,每天4-6次给予患者均营素,每次300-400ML,对患者肠内营养的组成中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足量补充,可以适当为患者添加水解蛋白质进行泵入。整个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促胃动力药物,患者在化疗后的状态中,其机体的消化、代谢功能是相对较弱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自然也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护士要适当给予患者吗丁啉、加斯清等促胃动力药物来帮助患者消化,减少患者出现胃潴留量过多而导致返流、误吸等情况出现的可能。

同时,肠内营养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监测,护士要调整营养泵的使用时间,每隔4小时暂停营养泵,通过胃管回抽患者胃内残留的物质并观察、计算患者胃残余量的总量,当数值在200ML以上时,说明营养素的泵入速度和量超过了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护士要适当的降低泵入速度或者暂停泵入一段时间;当数值在100ML-200ML之间时,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维持原速度继续进行营养素的泵入即可;当数值在100ML以下时,要适当将泵入营养素的速度提高,保证患者对营养素的合理吸收。除了每4小时的胃残余量回抽观察之外,护士要不定时的观察患者腹部的膨隆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腹胀,也要适当的降低营养素泵入的速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出统计。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的变化比较(单位:x±s)

组别

例数

体重(kg)

前白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

常规组

40

51.13±9.60

0.17±0.03

33.22±4.12

干预组

40

57.92±10.21

0.62±0.05

37.31±4.15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的结果比较(单位: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

心理

社会

情绪

常规组

40

18.47±2.19

17.54±3.41

20.12±3.44

16.13±5.27

干预组

40

23.67±1.77

22.39±3.64

24.07±1.06

20.52±3.65

P值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单位: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常规组

40

15

19

6

34(85.00)

干预组

40

22

15

3

37(92.50)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头颈部肿瘤的位置是较为特殊的,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口腔、鼻咽部等处,它的存在本身就会对患者的进食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加之放化疗对患者食欲的影响,这类患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在本次实验中,对这类患者实施了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既减轻了患者的进食负担和食欲差的影响,又合理、高效且快速的为患者补充了其治疗期间所需的各类营养,可以在结果中看到,患者机体营养指标出现了明显变好的趋势,更能为患者后续治疗做出生理保障,同时,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也在提升,说明了早期肠内营养为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对接受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值得进行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云霞,吴贤翠.早期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2):158.

[2]马艳会,娄霄,刘岩杰.早期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8):12-13+15.

[3]潘冬梅.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6):3.

[4]张洪珍, 郭明丽, 陈红耀,等. 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中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 2013(2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