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6
/ 2

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李海燕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00


【摘要】目的:讨论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将68例急诊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分层级护理管理,观察指标: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维度指标(一般基础性护理、意外风险处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该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层级护理管理;急诊外科;护理质量


急诊外科患者病种种类较多,日常护理工作量较大,致使很容易发生护理纠纷及护理风险事件,因此,针对于对此科室患者的管理工作一直是临床护理重点及难点。研究发现[1],良好的临床护理质量可巩固急诊外科临床疗效及预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依据护理人员不同专业素养能力进行层级划分,并以由上层护理人员对下层护理人员进行带领的方式来指导及监督临床护理工作,以实现对患者标准化及规范化管理,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中本院2020年7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68例急诊外科患者随机分组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与分层级护理管理后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7月-2021年5月,将68例急诊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组间信息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男/女:20/14,年龄:(49.8±6.0)岁;研究组中男/女:19/15,年龄:(49.1±6.8)岁。本次研究中入选患者均病情得以控制且可正常进行交流沟通,同时了解本次研究且积极参加。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依据急诊外科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管理。

研究组:分层级护理管理,(1)成立层级管理小组:依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学历、工龄、技能操作水平、年龄、性格及职称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以层级水平由低至高将其分为Ⅰ-Ⅳ级,除最高层级外,其余由上一层级人员管理下一层级人员。(2)明确各层级职责:Ⅰ级:做好基础性护理,加强对患者体征指标的观察,围手术期予以其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措施,并向其叮嘱治疗注意事项;Ⅱ级:负责各项考核内容及事项,强化临床内容,包括有检查方法、护理技能及药物作用等,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度及满意度;Ⅲ级:解答及指导下级护理人员潜在护理问答,负责本科室有关科研内容及教学任务;Ⅳ级:指导下级护理人员工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分层培训护理人员,制定相应护理计划。(3)分层分级管理:上级护理人员应全程化及全面化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并由此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定期了解低层级护理人员学习水平并进行考核,主动了解其工作及生活中存在问题,并予以建议及指导。应实施双班制,保障指导老师与低层级护理人员均在同一班组,以便于工作内容的开展、协调及问题处理等。(4)制定质量标准:依据科室实况对工作制度、规范标准及护理流程进行制定,且需进行床边工作指引,包括有仪器的操作及保养、护理规范操作、应急方案以及体征监测等,将工作标准及指引放置于显眼位置,便于进行查询,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标准化、程序化及规范化。(5)培训方法:上级护理人员需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有专科、查房、带教等,护士长应对定期培训结果进行检验及评估,而后针对性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由Ⅲ级及Ⅳ级护理人员指导Ⅰ级及Ⅱ级护理人员临床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质量指标,向急诊外科患者发放调查护理质量问卷,包括内容共有5个维度(一般基础性护理、意外风险处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每项维度均为20分,该问卷经评估信效度较高,为0.863,若总分值越高,则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实施SPSS.26软件统计学分析法,计量资料用t计算,P<0.05判定存在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维度指标(一般基础性护理、意外风险处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护理质量比较(6126fa301a1c5_html_794600c5dd0451ac.gif ,分)

组别

例数

(n)

一般基础性护理

意外风险处理

病房管理

病历书写

护理记录

总分

对照组

34

12.82±2.42

10.19±1.26

11.20±2.78

10.55±3.41

9.84±4.66

53.02±5.27

研究组

34

17.20±3.97

18.32±4.98

18.18±4.22

15.67±4.98

14.12±3.29

75.68±10.99

t

--

5.493

9.228

8.054

4.946

4.374

10.840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 讨论

    急诊外科患者护理工作量及难度均较高,术后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起并发症等不良风险事件,以致于影响治疗预后。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多关注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较为忽视对其专业素养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致使护理质量不够理想。分层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依据护理人员实际护理水平来进行工作安排,由上级护理人员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管理,以促进急诊外科护理工作更加具有标准性及规范性。同时,该护理管理模式下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提升其专业素养,优化整体性护理水平,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及职责,并以此良性循环。该护理管理模式下将制定及完善急诊外科护理管理制度,避免经常性发生工作矛盾现象,利于护理工作的合作度的提高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且该护理管理模式下将确保护理人员更加关注护理质量及技术,可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持续化优化急诊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此外,分层护理管理还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形成科学的护理管理责权体系,可依据科室实况制定制度及层级,满足科室护理需求,促进医院良性发展[2]

    总结:在急诊外科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该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友兰.探讨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72-73+76.

    [2]李锐锐.分层级管理结合目标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和护士职业满意度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9,5(10):878-88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