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对药事管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6
/ 2

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对药事管理的影响

秦颖榆,钟芳,元达纯,傅谷英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5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对药事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度和2020年度在我院接受药房服务的患者各45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药品管理模式、药品合理分类制度与药品监管制度,比较这两种模式对药事管理的具体影响。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及药品差错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品合理分类制度与药品监管制度,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药品差错发生率,使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变得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令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有效避免纠纷事件的出现,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药品合理分类;药品监管制度;药事管理

引言:药物治疗是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常用手段,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和适应范围广的优势,在各科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加强药事管理水平,能够有效避免漏发药物、错发药物、多发药物和药物过有效期等差错事件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明显增强,让药物治疗的整体效果大大提高,令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尽快的改善。本文详细探讨了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对药事管理的影响,以此为增强药事管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药房服务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和20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3岁和19岁,平均年龄为(43.6±1.2)岁。再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药房服务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4例和2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2岁和20岁,平均年龄为(43.9±1.6)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品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2.1 药品合理分类制度

药品合理分类制度,主要是根据每种药物的使用权限、作用部位、应用科室和药学特征,对其进行规范划分与科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药房服务质量的效果,为各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工作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根据药物的使用权限,应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分类管理,让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用药原则落到实处,令患者药物治疗的整体安全性大大提升。并根据药品的种类、给药方法及适应症进一步划分,可以让药事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令药房服务的工作效率也显著加快。而参考各类药物的作用部位进行分类,能够划分为八大系统药物,使“对症下药”的基本原则全面落实,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1]。按照应用科室进行划分,可以将药物划分为消化科、妇产科、内科和儿科等类型,让药房服务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使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也随之改善。除此之外,采取张贴醒目标签的方式,对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加以标注,能够有效避免常规药品与特殊药品产生混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2 药品监管制度

医院药房管理人员应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通过组建采购小组和监管小组的方式,使药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令药房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采购小组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各类药品完成采购、清点、入库核对及记录的操作,防止无经营许可或即将失效的药品进入药房,为患者接下来的药物治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监管小组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各个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不合理行为的出现[2]。同时定期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存储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令药事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药事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专项管理系统的方法,使工作人员的日常压力明显减轻,让药品管理实现动态监测效果,令药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除此之外,医院还应采取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将各种药品的管理方法、注意事项及以往的出错案例,全面告知给所有工作人员。使其能够增强自身的相关认知水平,让药品差错发生率降至最低,为各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服务效果,主要以药品差错发生率、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标识效果,经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药品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药品差错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1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药品差错发生率(%

组别

例数

漏发

错发

多发

过有效期

发生率

观察组

45

1

0

0

0

2.22%

对照组

45

2

1

1

1

11.11%

X2






8.036

P值






<0.05

2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5

34

10

1

97.78%

对照组

45

20

18

7

84.44%

X2





13.365

P值





<0.05

  1. 讨论

综上所述,在药事管理工作中采用药品合理分类制度与药品监管制度,可以显著降低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改善。为各类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连梅;.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的完善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58+164.

[2]沈佳;.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在药房管理中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95-96.

作者简介:

秦颖榆, 1988-07,女,汉语,籍贯:广东省广州市,现供职: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初级药师。学历:专科,研究方向 :药学,邮编:510000,邮箱:5453991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