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分析

张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患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估康复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时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服务水平,更好地渗透优质护理理念,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选10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展开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吞咽功能评分指标,统计分析护理服务满意度后,相关结果均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实验组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护理质量以及吞咽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8.15%),而对照组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仅为(70.03%)。结论:康复护理干预代替常规化护理,更利于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复。充分发挥康复护理干预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后,医院现代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可持续发展机会将越来越多。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作用分析

引言: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极大地考验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展开规范化的护理操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脑损伤后的吞咽功能障碍,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康复进程的加快等,其必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次研究活动的开展,特意抽选了10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组后进行了临床护理效果的观察比较,希望以下内容的总结报告,能够为其他的护理人员及时改进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整体优化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1],并存在着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征象,做好家属们的沟通工作后,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降低医患纠纷以及护患矛盾的发生率,方便护理计划的高效执行、诊疗工作的有序推进。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44-70岁之间,平均(54.07±1.78)岁;实验组则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50.29±1.01)岁。

1.2 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5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规化的护理服务,有效开展抗感染治疗工作、用药指导工作、并发症预防护理即可,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护理内容,搜集整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2]。康复护理干预为主的实验组,需要护理人员结合50例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他们病情的严重程度后,制定科学合理且安全有效的护理计划,一边落实护理计划,一边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争取取得最优化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步骤为:

1.2.1 提高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的主动学习兴趣,通过组织专业化的培训活动,方便护理人员积极思考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康复护理干预的相关问题,熟练掌握护理技巧,进行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更好地服务患者,直接细化工作流程,优质完成工作任务。

1.2.2 充分激发患者们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在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针对性训练时,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语言鼓励。循序渐进中提升康复训练的活动难度,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以电流、宽波的联合刺激,更好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一段时间后进行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指标的对比分析。

1.2.3 可以使用长棉棒蘸取水或者酸辣液体,刺激患者的舌根、软腭、腭弓,有效诱发患者吞咽,使患者做吞咽动作,随之出现作呕反应,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改善吞咽功能障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补偿措施,增强患者的康复训练信心,提升他们的康复训练积极性,继而体现出护理干预的存在价值。

1.3 观察统计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吞咽功能的评分指标,进行患者们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分析,将相关结果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用于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选用SPSS 23.0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实施卡方检验后,当p<0.05时组间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质量以及吞咽功能评分指标的比较,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吞咽功能评分指标(分)

组别

护理质量

吞咽功能

对照组

84.31±5.60

76.55±4.12

实验组

95.94±7.23

94.00±7.01

χ2

3.998

3.976

p

<0.05

<0.05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分析,可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统计结果(%)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50

19(38.05%)

16(31.98%)

15(29.97%)

35(70.03%)

实验组

50

43(86.13%)

6(12.02%)

1(1.85%)

49(98.15%)

χ2


4.786

4.700

4.711

4.72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增加其他合并症风险,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导致疾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护理工作的推进阻力明显提高。吞咽功能障碍多发生在脑卒中、脑外伤后,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容易产生严重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康复护理干预应以康复训练为主,实现护理干预的面面俱到,极有利于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改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代替常规化护理服务,更好地进行临床推广,促进更多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3]

参考文献:

[1]高平.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20(04)199-200.

[2]张云娜.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1)56-57.

[3]李佳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9(3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