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印证性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1

要不要“印证性阅读”

聂静

咸宁市教育科院研究院 437000

语文集体备课时,一位年轻教师主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她提出先整体感知课文老舍笔下 “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好玩”这两个特点,然后在文中具体事例中作批注,感受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好玩”。随即,另一位老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已经知道猫的性格古怪,还到文中去找具体事例去体会猫的古怪,不是有点多余吗?大家都认同老教师的建议,认为年轻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典型的印证性阅读。印证性阅读主要特征是,先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再从各个角度为结论寻找证据,加以印证。这是我们传统教学中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目前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缺乏思辨意识的阅读,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惯性思维,妨碍认知革新和自我构建。

6125be13d1021_html_98e38b2f38d8e6ef.jpg 是今天我在执教《母鸡》这一课中发现课后习题就是要学生进行印证式阅读。

于是我再次翻看了《猫》的“教学建议”,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圈画批注,感受猫“古怪”又“淘气”的性格特点,包括《鹅》课后的习题。

6125be13d1021_html_77972c5392e913b9.jpg 个单元的三篇课文全部都让学生用印证性阅读来体会动物的性格特点,这就值得我们执教者深思了,编者的用意何在?

一、单元学习目标决定了学习方法

这个单元的单元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特点。”从单元要素上,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以三篇名家名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学习作家的表达方法,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对动物的情感。既然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写作上,那我们的课堂就不是阅读教学了,而是写作教学,印证性的阅读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清作者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

二、在印证阅读中学方法

描写动物的作文,凭学生仅有的一点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是很难写好的,我们完全可以模仿大家,在仿中学。《猫》一课中“感受猫的古怪”,学生通过印证性阅读在文本中找猫性格古怪的依据,明白作者就是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通过矛盾的性格对比,写清楚了猫的古怪性格。阅读之后,学生也得到写作启示,要写清楚动物的性格特点,就得抓住具体事例来写。

三、在印证阅读中学选材

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母鸡》中学生与文本对话,圈画批注,印证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并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事例表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这为学生后面的作文做了很好的写作范例,我们在描述动物的性格特点时,一定要选取合适的事例素材来印证,这才是严谨的表达。

四、在印证阅读中学布局

印证性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看清文章结构。《白鹅》一课中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交流的时候,抓住“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体会作者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学生自己描写动物谋篇布局时,就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所以,一种学习方法我们不能孤立地评判好与不好,要看教学目标。目标不一样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我们老师一定不能用一种方法教学所有课文;也不能跟风仅用当下时髦的方法进行教学,认为这才是与时俱进的好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吧!


刘欢 18772589196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跃进路锦绣荆江小区(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