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奚磊

身份证号: 32120119870525****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地基的基础和地桩的建设是建筑的基础,所以尤为重要。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确保建设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鉴于此,本文对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要点,希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1引言

地基和桩基本身是不同的,但是在房屋建设过程中,这两个环节却都是房屋建设中的基本环节,所以,这对改善建筑物的结构本身很重要。如果想要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使地基和桩基实现稳定作用,就要了解施工技术本身的特点,合理的根据工艺要求使用技术,并且能够选择比较科学合理的基础施工技术,从而保障建设项目质量本身的稳定性。

2地基基础的概念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地基基础,地基基础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建设工作,在日后的工程建设中,将会影响后续工程建设进度。所以,在打桩的时候,基础应用原理很重要。首先要明确基础结构的主要功能。基础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引导自重和风流动力来传递重力。所以,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要建立建筑物基础管理机制,为下一个项目打下基础。在建筑项目自然形成和人工基础的概念中,自然基础本身意味着建筑项目在建造区所具备的坚硬岩石结构,这是不需要手动加固的。

3施工中桩基的概念

建筑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是很重要的,要想建好楼房,就要先打好基础,在打地基的过程中,关键点就在于桩基。桩基施工是建设项目施工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找好合适的位置。在穿桩孔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添加混凝土材料,这样可以增加基础结构的强度。桩基础结构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基础桩结构,一部分是顶部的结构组成。基础桩结构的建设目的是要更好的固定房屋结构。所以,要保持桩基的功能,就必须优化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的强度实现工程项目所要求的标准。

4地基和桩基施工难点分析

4.1现场施工条件的影响

我国的土壤种类不一,地质环境也不一。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地质特点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比如在沿海地区,由于城市中的空气比较潮湿,土地中吸收了大量的水汽,土壤的密度就比较低,而且土壤结构是很不均匀的,因此性质也是很不稳定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难免会受到土质松软的影响。再比如在东北地区,秋冬季节的天气比较寒冷,长期处在低温环境,土壤就成为了冻土,相对来说比较坚硬。所以会影响到土壤本身的沉降比不均匀。这样的土壤中打地基也会受到不良影响的。

4.2地下水的影响

如果要想建造高层建筑,就需要深挖地基。所以,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地基挖的越深,楼层才越坚固。在挖地基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地下水。如果是到了雨季,雨水侵蚀的严重性就更大了。所以要对地基实行必要的保护措施。如果深基坑中有大量的地下水,就会影响地基的整体质量,必须将地下水全部抽走,或者采用其它办法。

4.3缺乏统一的建筑标准

建设项目的工期是比较长的,所以,每一个建设项目在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长期性和规模庞大的特点,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性较高的管理模式。比如在生产环境中遇到特殊的施工工作,要将地基桩的施工期和经济效益相关联。要注意偷工减料和整体质量问题,要注重利润,也要注意质量。要严格按照工序的相关工艺来制定建筑标准,实现统一的建筑标准,要确保现场施工的工艺标准符合合同的书面标准。否则,项目建设的质量很容易下降,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5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5.1施工前期准备的工作

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实地考察建设地段的特点,对于给施工造成决定性影响的障碍要充分了解并彻底调查,最终找出解决办法,从而保障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有序的开展各项施工。可以以数据格式的形式来记录和调查,将调查统计的结果整理成档案或者是数据库,对日后的工作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对于施工技术而言,现场施工之前,必须先清理施工场所所存在的不必要的障碍,比如建筑垃圾,物料等。使施工现场行动通畅,保障物料的运输。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注意了解建筑工地中原始建筑的结构和相关设施的特定设置,防止在施工时将电路、电缆扯断,妨碍整体施工。

5.2使用BIM技术模拟结构

BIM技术是一种立体机构模拟技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出三维立体的模拟结构,可以对立体图进行修改,标记,按照BIM技术的模拟结构来施工,可以使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体现出来,随时解决。所以,BIM技术模拟结构是可以控制整个工程生产过程的,是可以将施工具体到每个步骤的仿真模拟模具。通过对BIM技术模拟结构的分析,可以避免许多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管理建模来了解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实现严格管理,对工艺要求实现控制。所以,这是整套的建筑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这种系统的构建是任何建筑企业都不能少的环节。加强对建模技术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程序,从而采取有效手段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从而实现将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5.3高压注浆地基施工

施工规程中通过高压注浆的方法可以将孔洞填平,这个方法的施工方法是:先通过钻机进行钻孔,然后注入浆体。在钻探之前,要将场地恢复平整。并将钻杆垂直于地面,如果有误差,则误差不可超过1.5%。

5.4强夯地基施工

地基夯实的过程主要是存在于粉土和沙土等软土中。所以,需要添加大量的颗粒材料以求保持土质的硬度。为了稳定基础结构,一般会采取强夯的方法。此外,更应该选择合理的动态压缩位置,保持压缩位置与建筑物的距离保持在15m以上,如果这个距离不能保持,就应该安装隔振带。如果是选用动态压缩设备,那么需要保障施工时对设备的安全保护。要确保动态压缩的过程中,起重臂不会因为重心偏移而出现漂移的现象,并且不能使电缆四处晃动。潮湿的土壤一般都比较柔软,不容易压实,所以在压实工作之前,先要进行排水。

5.5搅拌桩地基施工

搅拌桩基础的施工,一般会在含水量较少的土壤中,或者是在沙质的土壤中是最为常见的。所以要分辨沙土中的湿润度。因此在搅拌桩基础的施工中会分为两种搅拌方法,一种是干法施工,一种是湿法施工。干法施工顾名思义就是将粉末喷涂在搅拌桩上,而湿法施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深层搅拌的方法。搅拌桩在扎根基的时候,要求是垂直的,如果允许误差,只能将误差规范到1°之内。而位置误差只能在0.05m左右。所以,在灌浆完成后,为了保障根基的稳定,应当清理灌浆管道,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关闭搅拌机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后,要时隔3个小时后才能进行清洁。

6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项目建设的质量是以房屋主体的建设质量为主要目标,所以,基础建设的技术在房屋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是需要以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为根本方向。以此来提高楼宇整体的质量和性能,从而延长房屋的居住寿命。所以,建筑单位应当适时根据建筑施工的目的和要求来强化对基础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使技术使用更具可靠性。使建筑物整体能够有更高的强度和承载力。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和桩基结构要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居住寿命得到保障,提升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健.高桩引桥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21,{4}(12):45-46.

[2]梁宝昌.关于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1,41(03):112-113.

[3]魏德懋.民用建筑桩基础及地基基础施工技术[J].居舍,2021,{4}(17):67-68.

[4]李肖肖.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房地产世界,2021,{4}(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