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王丽娟 张学梅

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2组,每组64人。常规组患者实施急诊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皆优于常规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后,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心脏本身的各供血渠道阻塞,心肌在失去供血后继续工作,使心脏出现供血和供氧失衡,导致心肌功能受损,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在患者发生急性发作时,应及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随后拨打医院急诊电话及时进行抢救1】。本文主要分析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应用,具体办法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在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2组,每组6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4人,女性患者30人;年龄范围区间在43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8±1.58)岁。常规组中男性患者35人,女性患者29人;年龄范围区间在45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1±1.56)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别,不能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所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经过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急诊抢救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 在医院接到急诊电话后,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即刻出诊,在通话中交代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包括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咀嚼300mg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基本治疗。

  2. 在到达患者位置后,了解患者情况并对患者进行基础判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期间减少穿刺时间和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3. 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抢救后,将患者转移到医院急诊科,转移过程中不要大幅度搬动患者,同时对家属进行安抚,避免紧张情绪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

  4.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疼痛感强,患者的心理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恐慌心情。同时用积极的态度鼓励患者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护理效果。

  5. 在患者抢救成功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运动计划和其他注意事项,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

1.3观察指标

  1. 观察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时间越短,说明护理效果越好,抢救越及时。

  2. 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调研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种情况。护理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录入和处理,实验数据采用%表示,用X2检验;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 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x±s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

研究组

64

28.61±2.51

7.68±1.37

常规组

64

34.67±2.91

9.57±1.29

t


12.6153

8.0350

P


0.0000

0.0000

2.2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包括:非常满意32人,满意30人,不满意2人,护理满意度为96.87%;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包括:非常满意26人,满意30人,不满意8人,护理满意度为87.50%。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常规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X

2值为3.9051,P值为0.0481,P<0.05)。

  1.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2】。常规化的护理仅能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无法顾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关注患者心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可以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作息计划,减少患者复发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皆优于常规组患者,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患病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万萍. 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必读,2020(3):120.

[2] 荐欣.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 健康之友,2020(1):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