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 响 吴珍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大楼 7楼 NICU 邮编 33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中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效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02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单一组实施肠内营养给予,联合组采取肠内、肠外共同的方式,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后所得,联合组的临床治疗价值与改善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方面更高(P<0.05)。结论: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营养给予及免疫功能提升时实施肠内、肠外联合的方式有效性显著。

关键词:肠内加肠外营养;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免疫功能

引言:神经危重症患者病情相对较为严重,且各项指标处于不稳定状态,治疗方式比较繁杂,且大多数患者存在一定的肢体、意识、认知障碍,在此就需要及时展开救治,并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本研究对比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在院内收治的神经危重症患者中选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区间,并随机分为人数为51例的单一组与联合组两个组别,单一组男女人数及平均年龄为26、25(42.95±11.87)岁,联合组男女人数及平均年龄为28、23(44.17±12.54)岁,两组各项资料较为均衡,(P>0.05)。

1.2方法

在对神经重症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时采取肠内营养的单一方式,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其输入相应的营养,输入方式可选择口服,若患者无法自行进食的话就需采取鼻导管输送的方式。在此需注意的是,应保证管道的顺畅性及清洁性,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其时刻处于无菌状态,以免引发患者感染;同时营养液应当在无菌环境下配置,并在1天内输入完毕;营养液的浓度应当采取由低到高组逐渐递进的方式,并做好输入速度已经营养液的温度控制工作;其次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表现,一旦发现其产生呛咳、呼吸急促的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进行应急处理;最后,在实施该方式时还应当保证患者处于半卧位状态,并配合润滑油对其鼻腔进行润滑处理,以免患者出现反流误吸以及不适感[1-2]

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增加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通过中心静脉埋置导管输液的方式或者外周静脉给予患者所需的营养,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对输入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即可,与此同时还应当保证四天内的总热量需25kcal/(kg·d),直到患者可直接进行肠内营养输入即可[3]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以数据的形式表示,在经过观察后联合组指标均优于单一组的话,表明肠内、肠外联合的方式在提高患者早期营养及免疫功能方面可起到一定的效用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在此次对比研究实验中可将SPSS21.0作为统计学处理所用,计量的资料为(x±s),[n,(%)]作为计数资料,检验可用t、X2,其中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各项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后明显可见的,实施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联合组的各数据均优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单一组,数据之间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对比两组营养支持后血清蛋白、免疫等相关化验指标对比n),x±s

组别

单一组(n=51)

联合组(n=51)

t值

P值

血红蛋白

139.1±11.65

144.90±18.77

12.383

<0.05

总蛋白

62.38±7.37

66.73±5.95

9.695

<0.05

前白蛋白

0.18±0.55

0.29±0.74

1.587

<0.05

白蛋白

35.43±4.97

37.33±5.99

6.079

<0.05

视黄醇结合蛋白

32.17±11.88

37.89±13.31

6.544

<0.05

转铁蛋白

2.34±0.75

2.45±0.84

3.498

<0.05

IgG

13.36±5.01

11.54±2.97

4.355

<0.05

IgA

2.58±1.07

3.46±0.85

3.749

<0.05

IgM

1.07±0.48

1.23±0.67

2.081

<0.05

TLC(×109/L)

1.79±0.44

2.42±0.47

2.456

<0.05

C3

1.12±0.35

1.34±0.41

1.764

<0.05

C4

0.32±0.05

0.26±0.13

1.977

<0.05

3 讨论

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而言,若单纯地依靠肠内营养可能无法满足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时的各项需求,在患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时效[4]。在此为尽快达到营养目标,可选择肠内、肠外联合影响支持的方式,以此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营养给予方式,通过对比明显可见,联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对神经危重性患者展开治疗时,可采取肠内、肠外营养给予的方式,以此来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并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其尽快康复,具体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琴,李毛毛,姚洁. 综合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及耐受性分析[J]. 贵州医药,2019,43(12):1983-1984.

[2]常艳,魏政勇,吕朋宾,高斌强. 神经危重症患者胃管置入深度对胃肠减压效果及误吸发生率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15(08):183.

[3]麦小燕,黄育梅,肖泽菊. 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9):108-110.

[4]丁彩霞,王甜,强李伟.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医学科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20,44(09):1498-1500.
作者简介:吴珍,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