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节约教育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2

幼儿园开展节约教育 的实践探究

张玉玲

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幼儿园 355 1 00



摘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缺乏,贫困人口多,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家庭和社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节约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关键词:幼儿园 节约 教育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人人都要树立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的观念,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继承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的可塑性很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从孩子入手,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抓起,从教育抓起,从小教育孩子懂得节约。那么,在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节约教育,在幼小的心灵播下节约美德的种子,是我们幼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一日生活中渗透节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幼儿园的午餐、点心环节,是进行节约粮食教育的良好锲机。结合《餐前播报》活动,在餐点前,教师为幼儿做餐前食物大科普!如有一次下午点心是《西米银耳粥》,许多小朋友觉得西米粘粘的不好吃,看着还剩半桶的点心,生活老师发愁了,于是教师当起了营养师:西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银耳有美容功效,吃了会长高,女朋友吃了会变得越来越漂亮,男朋友吃了会越来越帅,听老师这么一说,小朋友们个个认真的吃起来,有的小朋友还要再吃一碗,看到个个幼儿都光盘了,老师也欣慰的笑了老师们还利用午餐环节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活动,倡导幼儿以“吃光自己盘中的饭菜”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精神,培养幼儿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为了激励幼儿能光盘,班级创设“光盘请亮灯”活动版,能吃光自己一份饭菜的幼儿,请亮起自己的一盏灯。大班幼儿还可以做《光盘日记》,记录每天班上能光盘的是几人,不能光盘的是几人,进行统计。原来,不能光盘的人还挺多。教师也要关注不能光盘的幼儿,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不能光盘的原因。有的是因为饭量盛太多了,教师可根据个别幼儿进行调整:可请幼儿按需取饭。班级增设“我是光盘小天使”“文明餐桌”等称号,设立“幼儿文明进餐监督员”,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监督员的标志:如:画上卡通图案的“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爱惜粮食”等等监督员标志。幼儿为了能带上监督牌,平时吃饭慢的烨烨有一次在班上第二名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秉秉小朋友平时也会挑食,吃饭时总是不认真,为了能当上进餐监督员,也渐渐的进步起来,不会慢吞吞吃饭了。进餐监督员和老师一起提醒小朋友们安静吃饭不讲话,吃饭时不掉饭粒,保持桌面整洁。教育孩子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粮食和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二、运用儿童故事启蒙幼儿的节约意识

故事是幼儿启蒙教育手段,是幼儿成长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通过生动的故事启蒙幼儿的节约意识,胜过千言万语的讲解。教师有意识把“节约”有关道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诗歌、等形式有机渗透与幼儿日常教学中,让幼儿感知与体验。如为了使幼儿懂得粮食珍贵,要节约粮食,可给幼儿讲述节约粮食的故事:《浪费粮食的小猪》《浪费粮食的图图》《贝贝兔吃饭》,通过故事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小懂得节约。如小班下期,有些幼儿在午餐时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饭菜撒到桌子上,于是教师给孩子们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每次午饭时间,老师提醒孩子们不当漏嘴巴,个别幼儿改掉了一边讲话一边吃饭的毛病,吃饭时能专心。大班幼儿下学期可以结合“雷锋日——学雷锋活动”,向幼儿讲述《勤俭节约的雷锋》,学习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良好的品质一旦在孩子幼小的心里扎根、发芽,相信孩子们会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

三、在游戏中融合节约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健康成长。为了让幼儿懂得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并付之与行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创设特定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去体验、去行动。如我们开展角色游戏——“小吃店”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投入游戏,以“顾客”的身份在游戏中不乱点餐,每次游戏点2-3份食物,每种食物1-2个;“服务员”提醒顾客要“光盘行动”,并帮助顾客打包吃不完的食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情境,了解节约行为。区域游戏生活坊活动中,开展磨豆浆、制作寿司、推红薯丝、剥玉米粒等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充分的认识了黄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懂得粮食的宝贵,要爱惜粮食。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节约的乐趣,感受节约的美德。

四、在幼儿活动中体验节约的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情感态度类的学习,它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例如,因为干旱,导致我们生活的城区有3-4个月都处于限水、错峰用水的状态,这是教育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机会,于是各班级开展节约用水总动员系列活动:在幼儿盥洗室的水龙头下放水桶,将每天洗手的水蓄到桶里。值日生用洗手蓄来的水给植物角的植物浇水,生活老师用蓄来的水拖地板,擦窗户,实现水循环再次利用,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到节约用水的方法。在区域游戏中开展科学活动《污水变变变》,幼儿收集了纱网、手帕、纱布、毛巾等材料,通过活动,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孩子们懂得在生活中要减少水的污染、节约水资源。幼儿画节约用水宣传海报、节约用水标志,向身边的人宣传节约用水的方法,发动更多人加入到节约水资源行动上来。教师与幼儿一起录制节约用水宣传视频,并在幼儿园公众号宣传、也被省教育微信平台收集展播,倡导“水是生命之源,每个人都要爱水、惜水、节水”。亲子活动《节约用水小妙招》:爸爸妈妈们在家带领孩子一起节约用水,大家集思广益拍摄了许多节约用水小妙招的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幼儿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感受水资源的宝贵,从而内心真正形成节约的美好品德。

荀子《劝学篇》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我们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充分理解学习的累积效应,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节约品质。一分耕耘分收获,我们幼儿教师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一定能让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3.3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

[3]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张玉玲(1978-6),女,汉族,福建省霞浦县第一幼儿园,中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