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浅析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梁林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河南焦作 454001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教育也开始不断的进行改革,社会群众对护理质量的需求与要求逐步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教育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中职院校针对护理人员剧增这一情况扩大其对应专业的招生需求,导致生源质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为中职教育质量带来了较高难度。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怠惰,基础知识不扎实等,极大的影响了教师最终的教学成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摸索出一套新形势下的先进教学模式,即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有效应用,可以凸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评判思维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中职护理;教育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与进步,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改革如火如荼,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更是逐步迈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各个教育方面。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源于德国,其目标是职业情景中的实际行动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必须通过行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学习,为行动而学习,用行动来学习。能够有效提高中职护理教学质量与最终教学效率,通过行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理解与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1.行动导向教学理念

行动导向教学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先进教学思想,倡导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与反应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心理承受能力。

在传统中职教育模式下,其教学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职业特征极为明显。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主要以行动导向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从原来的传授者身份转变为引导者身份,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们进行教学内容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自身掌握的护理知识进行巩固提升,充分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行动导向教学课堂教学质量。

2.行动导向教学的现状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项源于德国的综合人才培养的先进教学理念,可根据当下教育背景的新课改要求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教学,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护理人才,中职护理教育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优秀护理人才,其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护理能力的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将二者充分融合,有效提高了中职护理教育的最终教学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

3.1学生特点与教学形式不符

由于环境、性格或者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未能注意到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一味的采取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感到枯燥乏味,加深其对课业内容的理解难度,导致学生缺乏对护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很难提高中职护理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2专业课程实践能力较弱

国家级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各项要求极高,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只有少部分才能进到国家级的医院进行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自身对于护理专业机能的实践能力较弱,达不到国家级医院的要求标准,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不过关,使得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教学理想中的需求标准。

3.3对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认知存在缺陷

经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不足,欠缺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较弱,究其原因是学校缺乏对学生职业认同感与团队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上有着一定的欠缺性。

4.行动导向教学的要点

4.1了解就业需求

了解社会就业需求,为社会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过关的技术型人才是中职院校相关人员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中职院校应适当的合理增加不同就业需求的教学护理内容,如社区护理及老年护理等专业,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

4.2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中职院校应将综合性较强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进行有效应用,以中职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发挥行动导向教学在课堂中应有的作用,提高中职护理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此,需及时的改变传统模式下护理专业单一的课程结构,增加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主的教学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护理专业能力,做到学习与工作二者的充分融合与贯通。

4.3以学生就业需求为起点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了使得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使其未来在社会稳稳立足,教师在设置教学课程时,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起点,分类、整理与归纳具体岗位的不同工作任务,为方便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划分以其理念为主的行动领域,对现今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合理研究分析,从而整理出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能力培训。

4.4培养护理专业实践能力,整合学习内容

教师应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时,需不断拓展学生的专业护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解决护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得到充分掌握与理解贯通。

也可通过整合学习的专业护理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岗位需求来划分不同学生所对应的学习领域。例如,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专业可整合到基础护理分类中,教师教学内容也以基层医疗机构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护理操作技术为主;也可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学校专门开设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这一综合学科,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日后工作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通过教师鼓励引导,可有效消除学生对课业内容难以理解的畏惧情绪,使其在实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乐于接受新知识,也乐于思考解决新问题。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行动为主体,达到了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最大效益化,教师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引导鼓励教学,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探索未知时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有效增加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是一项全新的先进教学理念,符合新教育改革的理念,更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质量护理人才。中职院校在设置护理专业具体课程时,应注重学生专业护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贯彻落实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构建其教学体系,以岗位任务为教学目标,实现学习与工作两方面的融汇与贯通。

参考文献:

[1]梁婵, 王明慧, 何雯,等.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广西教育, 2018,13(6): 126-127.

[2]张英艳, 张海丽, 魏洪娟,等.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7(02):155-156.

[3]代雨, 代娇, 王俊峰.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 山西青年, 2018, 25(012):197-197.

[4]吴岸晶,岑慧红,贺艳,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中职儿科护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4):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