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留守儿童敌对心理的箱庭干预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一例留守儿童敌对心理的箱庭干预报告

陈 静

泉州市河市中学

摘要:箱庭疗法又称沙盘游戏法,是心理咨询的辅助方法。本案例以箱庭疗法为主对一例敌对心理的留守初一男生进行系列心理干预。对来访者进行了6次箱庭疗法干预。在箱庭“自由且受保护的空间”里,来访者的情绪得到合理有效的宣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心理状态有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箱庭疗法可有效缓解或消除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关键词:留守儿童;箱庭疗法;敌对心理

一、个人情况

小K,初一年的男孩(实际是初二年级,因身体发育迟缓申请重读初一),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一五岁妹妹,从小父母生意忙长期在外地工作,由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后寄读学校,在家中很少跟父母交流。小学二年级被诊断为多动症,服药三年后,症状缓和,能正常生活学习,学习较慢,存在困难,自卑。但小学时与同学关系较为融洽。上初中后人际关系紧张,因服药,身高发育较晚,初二年申请重读初一,因此同学们也对他另眼相看。在班级里,同学都不肯跟他玩,自己也觉得和同学没有话题可谈,经常自己看书,虽住校但喜欢回家。平时同学的评价,他自己忍受,表现为咬牙齿,颤抖等行为,不能和同学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近期因同学给他取绰号,在班级扬言要自杀。班主任劝其父母带其回家,劝退。第一次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十大因子中,成阳性因子的是敌对,分值为2.67,评估显示来访者对一些给自己打击的人或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产生敌对情绪,认为有些人总是居心叵测或者有意针对自己,防范心理相对较严重。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与人发生口角,甚至摔物或争斗。情绪容易激动,不易控制,存在一定人际关系。

二、家庭情况

小K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小时候寄养爷爷奶奶家,后来便送来学校寄宿。周末回爷爷奶奶家,父亲为人较为严厉,平时很少言语;对小k的学习不太关心,也较少与小K交流,经常严厉责骂小K。而母亲在孩子诊断出多动症后就经常抽空回老家照料孩子,小K对母亲过度依赖,甚至与五岁妹妹一起争宠,撒娇。

三、班主任反馈

学习成绩较差,平时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但在学校能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上课经常看一些书籍,言语表达与实际心理年龄偏小,同学们不太喜欢与之交往。

四、心理干预过程

对小K进行的心理咨询过程包括6次箱庭疗法,根据咨询过程、内容以及小K的心理变化,可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挣扎转变阶段、解决成长阶段、结束阶段。

(一)问题呈现阶段(第1、2次箱庭制作)

跟小K面谈之后,第1次咨询就进行箱庭疗法制作。第一次的箱庭作品生动如实地表达了他当前的心理状态。

第1次箱庭作品主题:混乱中的埃及 自我像:居民区生活的人

小K的作品描述:埃及是古代的文明古国,金字塔的建造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是为了战争。作品中间挖了一条河流,一些蛇和虫子盘踞在金字塔上,做事比较犹豫,中间停顿时间较久。当提醒时间后,一次性哪里一辆吉普车、两个侦查塔、4个士兵全部放在右侧,金字塔的附近。作品的左侧放了五个房子,与金字塔隔河相望。

这次的制作过程中来访者出现犹豫不决,没有规划,焦虑,自我言语,紧张等状态。来访者描述,作品的右边是现实生活,偷盗者和守塔者正在对峙,场面激烈,战争没有胜负。作品的左边是一个悠闲安逸的居民生活区,自己希望能住在里面。

在分享阶段,来访者简单自述了:同学对自己不好,学习不好,不想激发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自己能与亲戚相处的不错,家人对自己都很不错。

第2次箱庭作品的主题:象棋 自我像:帅

小K的作品描述:一开始想找象棋,建立楚河汉界,后来用刮沙板将箱子整理出楚河。因为有些玩具太大了,不合适放入箱子,宁缺毋滥。将士兵摆在箱子的边缘又放回柜子里。将沙漏放进箱子的边缘,说:“故事还在进行中。”

咨询师的感受:一进咨询室就是哼着歌儿的,心情不错,建立信任关系了,主动开始箱庭的制作。但今天摆出的作品是象棋的残局,还是双方对峙的,处在艰难僵持中,挑选作品时不自信,犹豫不决,放进沙箱又放回玩具柜子。今天还放着能较好地表发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作品的介绍了,但言语表达上声音比较小,语速偏快,音量轻,有时得再次询问后才能明白他的表达。这次的自我像选用一个领导的形象,或许是在真实生活中无法满足,在安全受保护的箱庭制作环境中,作品中能体验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愿望。这也是箱庭为什么会出现疗愈的效果。

(二)挣扎转变阶段(第3、4次箱庭)

第3次箱庭作品主题:冷战期间 自我像:飞机

小K作品的描述:在作品的下方挖出一片水域,海上浓烟四起,海滩上战后重建,拿了一棵果树放入水域又放回柜子,觉得和情境不合。作品中间放一个圆形的铁轨,后来又把铁轨拆了,凌乱地摆放在作品的中间,中间有架直升飞机,左上2个绿色推土机和黄色的水车正在重建。左下帆船,是货船,靠岸卸货,基本破损。右下角的黄色修路车飞机等,建筑防御系统,现在处在冷战,表面看似和平。右上的城堡,用力深深陷入沙子,并洒沙子,这是战争的废墟,曾经很辉煌。中间放了古罗马斗兽场和一部起重机,将飞机移动至右中,用平沙板造个起降机场,现在是降落时候,休息补充弹药。右上角的帐篷是用力休息和储存粮草的。做完箱庭开心多了。

这周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和同学的矛盾,因为天气渐渐转凉,同学要关风扇,来访者觉得热,想要开,之后就双方进入开关开关的循环阶段,后来有其他同学对他们两的行为发出抗议,但是他们仍然继续僵持,直到班主任出现后,强行关掉电风扇。问及,自己真的很热吗,可以其他方式解决矛盾,来访者说,报仇心里很开心,对方不开始,自己就觉得很舒服。明显的敌对情绪的挣扎出现。

第4次箱庭作品的主题:沙海 自我像:火箭里的飞行员(准备离开)

本次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实验基地,没有对峙,大家都在忙碌着为了先的研究产品,谁先发明新产品,谁就会胜利。战争的场面开始慢慢消退了。流动能量的出现了:例如时空传送门、燃料填充器。这个阶段是转变的过程了。

(三)解决成长阶段(第5次箱庭制作)

在第5次箱庭中,小K展示了一个双方共同参与合作的寻找新能源的画面

这次的主题是“沙岛上的新能源”,自我像是星际巨舰。双方对峙的画面完全消失了,大家在不同的领域完成共同的目标,发现新能源,彼此间还互相交流合作。场景融洽温馨,觉得很有成就感。选用了很多彩石等作品装饰地很漂亮,人物是参加劳作的人们。不是拿刀枪的士兵了。

这次见面时,孩子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了,显得乐观开朗了许多,父亲反馈,周三家长探望日去看小K,小K对父亲表示感恩,说到“谢谢爸爸,我爱你!”并拥抱父亲,同时还叮嘱父亲在校期间的食物还有,如果很忙就不必过来了,父亲在陈述孩子变化时,激动不已。在生活上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

(四)结束阶段(第六次箱庭)

在第6次的箱庭中,小K呈现的箱庭世界虽然还存在国家之间的战争,英国准备投降了,东欧不想再打了,意大利打非洲取得胜利了,世界的第三次大战就将胜利在此结束了。自我像是一个充满力量的机器人。看得出来虽然斗争依然存在,但最终的结果是世界大战的胜利,人们能和平友好相处,安居乐业,回到第一次作品的理想状态。

在最后的一次面谈中,小K分享了自己的月考成绩进步了年段的27名,能和班上的男生有共同的话题探讨。最重要的是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会对同学的言行马上做出反应了,能冷静面对。对于与父母和同学的交往谈了自己的想法,与最初的交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这6次的箱庭中可以洞察出小K心理的成长、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小K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场面的呈现。第二阶段,他的作品即使场面非常简单,但都蕴含着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箱庭作品表现的不再是单独的画面,而是一个个动态的场面。第三阶段的作品则表现出更多成长的气息,是自我和谐的、积极的成长,而是战争后的成长。从最初的贫瘠、凌乱、静态发展到丰富、有序、动态,这些都表明了箱庭疗法促进心理变化的“无言”魅力。

五、结语

(一)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学生出现心理上的一些困扰,最为常见的是人际关系,现实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困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选用箱庭疗法。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途径,用“心”倾听来访者的心灵,陪伴来访者在箱庭世界中观察自己心理的运动,可以帮助其渡过心理的危险期,接纳或处理人生的难题。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学生到了青春期,经常会出现较为激烈的亲子矛盾,父母的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的敌对情绪的产生,父母意识到教育的缺失后,通过不恰当的管教,使得亲子关系更为激化,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学生产生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学业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应给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的关注,积极的表扬。

(三)学校心理辅导中,通过个体面谈、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情绪宣泄等方式开展,其中箱庭疗法对孩子的心理干预起到一定的效果,来访者最后的SCL-90中敌对因子分值为1.98处于阴性,对孩子的心理咨询也应该及时与父母沟通,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


此文系2019年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编号QJYKT2019-1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