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

1 刘文娟 2 李新华

1 身份证号: 37083119840121**** 2 身份证号: 37083119830304****

摘要:据相关数据表明,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能够进一步保障城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然而,大多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监管能力有限。如何建立组织合理、管理完善、运行顺畅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机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夯实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镇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可以通过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站,进一步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对策

引言

近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渐变成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近些年频繁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当社会大众察觉这些问题会威胁自身健康与生命后,容易对所有的农产品抱有一种怀疑心理,这将是农业发展的巨大阻力。虽然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也提出监管政策和标准,要求所有农产品在通过质量安全检查后才可以投入市场,但最终监管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因此,本文以此作为重点进行研究。

1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问题

1.1农产品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受到限制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小批量生产的分散经营模式占了很大比例。先进、实用的标准和操作规程没有及时被农民完全接受和应用,因此,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1.2监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检测体系能力较弱,支撑保障乏力

随着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镇的监管机构逐渐形成,但由于监管工作量大,任务较重,虽然乡镇已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仍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兼职负责,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监管机构体系不够专业完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检测范围相对较窄,目前主要开展蔬菜农残、畜牧瘦肉精、水产农药残留等速测为内容的检测,且只能进行定性检测,如大米、蛋、奶类等质量检测乡镇无法开展,难以满足农产品检测工作的需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等环节自检体系尚未完全建成。

1.3监督管理涉及范围不广

农业生产虽然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但在实际生产中,农产品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标准不匹配,农业标准覆盖率不高,难以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进行全面监管;无公害生产区环境质量监督不到位,缺乏系统、动态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手段;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低,检测机构只有1台或几台仪器设备,只能对农产品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进行最基本、快速的检测。

2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对策

2.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整体最优原则

农产品安全监管系统由于多元要素的参与,必须对要素发挥的作用进行协调,要尊重系统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优势,扬长避短,同时也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既要关注农产品龙头企业,也要加强对农产品小微企业的监管。既要注重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质检,也要进行售后权益的保障,既要追求产业经济发展,也要注重社会稳定。

2.2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

质量安全意识的形成是推动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监管的基础,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提出销售的农产品必须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优质农产品可使用一定的质量标志。农产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像报刊、电视广播等,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投入品使用、农业生产技术、防治虫害技术等加强培训。强化农业生产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知法犯法,生产、售出质量不合格农产品的企业追究法律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切实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2.3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监管服务能力

加大政府投入,保障监管工作有序运行把相关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中去,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监管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地招录、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人才扩充到乡镇监管队伍中去,从而提高乡镇监管队伍实力,实现由“兼职班”到“专业班”的转型升级。强化乡镇监管工作年度目标考核,落实监管职责,保障监管工作正常、有序运行。优化检测体系资源结构,统筹推进检验检测工作,充分利用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现有检测资源,加强检测队伍能力提升,可多开展检测专业技术培训、资格认证等,提高检测质量,着力解决好监测技术人员少、力量弱的问题。加大对检测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保证硬件设备的更新能适应乡镇农产品多样性、丰富性的需求。着力健全生产企业、农贸市场相匹配的农产品自检体系。

2.4增加资金支持与帮助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来说,团队组建和场地搭设并不属于重点内容,因为即便有专业人士与场地,单凭肉眼根本无法确定农产品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因此,在得到资金成本后需要第一时间采购监管设备,其余资金再用来组建团队与搭设场地。而且各地区政府部门应该适当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资金支持与帮助,除了正常为其提供工作开展资金以外,还可以通过政府渠道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采购一批监管设备,并将这些监管设备分成若干份投入到地区管辖区域内,这样便可在节省部分资金同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大力支持与帮助,从而促使现代市场中所有农产品都不含有毒、有害等物质,让社会大众食用起来更加放心、安心。

2.5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当前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专业化程度低,种植分散,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加大了监管的难度。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财政扶持,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农业生产。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测,整顿小型农产品加工作坊,使其生产环境,卫生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手段达到相应的标准。完善“三标一品”的管理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

2.6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在做好农产品鉴定后的质量监管工作时,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是前期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延续。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后的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保证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度整体性提升,同时还能保证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是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首先,出台建立相关措施手段进行质量检查后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监督模式,巩固检查结果,做到质量不降低,标准不降低,程序严密执行和措施的完整落实。同时,应加强认证检查机构的资格审查,保证认证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对于认证资质不合格和认证材料造假等行为,应及时给予处分,同时吊销认证资格,并拒绝办理认证主体的相关事项。

结束语

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示范站的建立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有效地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保障舌尖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新文.广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09):28-30.

[2]黄新文.广西田阳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08):18-21.

[3]刘家莉.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9,13(11):102-103.

[4]郭宝.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03):8.

[5]吉占甲.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2018(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