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心理调节能力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3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心理调节能力影响分析

彭霞

合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泸州市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遵循硬币法将62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受治于我院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验证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后验证组患者的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度评分较参照组患者更高,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使之不良情绪得到更好改善。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恶性肿瘤;放疗;心理调节能力;影响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radiotherapy.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radiotherap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Nov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verification group, and were given routine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spectively, and the nursing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methods in the patients in the verific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radiotherapy, and improve their bad mood.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alignant tumor; Radiotherapy;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bility; influence

放疗是一种在临床范围内应用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在接受放疗治疗的具体过程当中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会因为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及对放疗副作用的担忧而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负性心理,不仅会较大程度上影响其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更会造成其疾病治疗效果下降,因此十分必要探寻出一种能使之心理调节能力得到有效强化的干预措施[1]

1观察对象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在研究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受治于我院的62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全部患者中34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上限值72岁,年龄下限值41岁,年龄均数(55.73±4.28)岁。根据硬币法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31例)、验证组(31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基本情况未见有明显差别,临床表现可见为均衡性(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涵盖内容有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病情监测等。

1.2.2验证组

验证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①放疗前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展开沟通,积极、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接受放疗必要性等手段持续强化患者的疾病认知,予以患者充分的安慰、鼓励,以提升其治疗信心。②放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通过与患者的交谈来分散其对化疗所引发不适的关注度,为患者详细解释放疗的步骤、作用、预期效果,借助心理疗法帮助其平稳情绪,获取患者对于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的积极配合;告知患者家属尽量对患者进行理解和帮助。③放疗结束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可能会因为治疗期间的辐射而加剧,此时护理人员需对其开展一定的心理疏导,借助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方式弱化患者对于放疗辐射危害的担忧;通过为患者讲解经放疗后病情显著缓解的病例,对患者进行正向引导,指导其通过放松法、心理暗示、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情绪宣泄、腹式呼吸等手段调节自身心理状态。

1.3评估项目

①借助自拟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度调查问卷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对心理调节方法的掌握情况,100分满分,分数越高则对心理调节方法的掌握越优。②借助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两项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重,其中前者分界值为53分、后者分界值为50分。

1.4统计分析

对研究中所获计量资料的检验借助t完成,相关数值的计算皆应用SPSS 21.0,若所得结果显示P<0.05则认定相关数值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度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度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经护理皆有明显提升,其中验证组提升幅度较参照组更大(P<0.05)。表1:

1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度评分[(61162059a3b21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31

71.06±2.31

80.42±3.57

验证组

31

69.85±2.24

92.13±4.35

t


1.6817

9.3061

P


0.1008

0.0000

2.2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验证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表2:

2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61162059a3b21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31

57.38±2.13

50.92±1.87

59.04±2.36

53.71±1.95

验证组

31

57.43±2.18

43.21±1.42

59.12±2.41

44.65±1.53

t


0.0734

14.6846

0.1061

16.3470

P


0.9419

0.0000

0.9161

0.0000

3讨论

在医疗技术持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已经可以通过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的方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接受放疗的过程当中,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会因为自身疾病无法彻底根治及无法耐受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而出现强烈的不良情绪,作出不配合治疗甚至拒不接受治疗的举动,对其病情控制十分不利[2]

心理护理是一种衍生自心理学的干预手段,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十分注重其心灵感受,能在准确找到引发患者负性情绪原因之后有针对性的展开疏导,弱化抑郁、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对患者遵医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令其能够有效掌握对心理情绪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确保患者能在心态平衡、稳定、乐观的状态下积极配合各项治护操作,最终达到改善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3]

为从根本上提升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本研究遵循心理护理方法为31例验证组患者实施了干预,所获效果满意: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相较,护理后验证组患者对心理调节方法的掌握更好,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亦较参照组患者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心理护理在强化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调节能力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使之不良情绪得到更好改善。

参考文献:

[1] 宋延辉.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45-146.

[2] 王宁云. 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焦虑情绪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19,32(6):534,526.

[3] 冯洁栈,徐永锋.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心理状况的作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