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等院校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医学高等院校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探究

李柏村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医学高等院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特殊性,学校宣传工作也呈现出时间支配碎片化、内容接受视觉化、人际交往虚拟化的新特点,要遵循宣传原则、创新传播途径、发挥专业优势,凸显责任担当,真正做到内聚力量、外塑形象。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校宣传;医学院校


2020年伊始,中国和全球相继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据Worldometers世界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5月20日7时01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16552万例,累计死亡病例343.1万例。新冠病毒的肆虐,对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应对疫情不仅是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医学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同样,医学院校疫情防控期间的宣传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医学高等院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

相较于其他院校,医学院校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具有社会关注度高和责任性强两大特点。

高等医学院校的师生和院校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一起,为此次疫情防控、共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国家抗疫增加了力量的宽度和厚度。疫情期间,他们的一举一动收获了来自全国乃至是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医者仁心,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还需要肩负起国家救援的社会责任担当。

从医学高校宣传工作的角度来看,疫情期间的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也要践行医学高等院校的社会担当、时代责任,更要通过及时有效、科学专业的方式解答公众的疑惑,弘扬抗疫精神,传播正能量。


二、疫情期间宣传工作呈现新特点

宣传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呈现出新特点:一是时间支配碎片化。师生受疫情防控影响只能居家学习,对时间规划意识淡薄,导致大量碎片化时间产生。二是内容接受视觉化。电视收视率、网络页面浏览量、视频点击量显著增加。三是人际交往虚拟化。校园是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一旦校园虚拟化,学生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也会随之变化。


三、医学高等院校疫情期间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的策略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好高校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业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以师生、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一)遵循宣传原则,及时准确发布信息

真实性、实效性和准确性是新闻三大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指出,“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依法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准确”,为我国在疫情期间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指导方针。真实、实效、准确不仅是新闻传播的特点,也是开展疫情期间宣传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疫情阻击战取得关键性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人人皆可为主播”的传播环境下,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会通过各种渠道被师生知晓,迅速、准确且有效的反应成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在高校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宣传部门要第一时间对学校的全面举措进行实时报道,让师生及时知晓学校的举措,为师生注入强心剂。

(二)创新传播途径,讲好抗疫故事

2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通知,将抗击疫情与爱国教育联系起来。疫情期间,奋战于一线的医务人员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关于医学教育的出色答卷。他们在此次抗疫中的突出表现,是一次生动的思政教育,不仅提升了医务人员的专业自信、坚定了职业信仰,也能够让医学高等院校学子深刻认识到医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习热情。随着社会对高质量医学人才期望的高涨,疫情将对医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等医学院校在宣传工作中,要紧扣高校中抗疫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图文并茂、试听融合的方式方法,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APP等官方平台宣传报道,将身边医务人员的故事传达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发挥专业优势,做好科普宣传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有关疫情的信息鱼龙混杂,给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负担。医学高等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传递正能量,避免疫情恐慌局面形成,促进社会稳定。

医学高等院校应该全面调动整合学校和附属医院的专家学者资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编纂科普手册,通过各种新媒体宣传渠道定时推出科普常识短视频等向社会公众传播疫情防控知识。此外,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公众出现的焦虑情绪等,及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保护身心健康。


四、结语

医学是关乎生命的学科,关乎人民健康的学科。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更加凸显了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医学高等院校来说,这是学校承担社会重担,彰显学校形象的重要时刻。因此,疫情期间的宣传工作,必须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主方向,以师生队伍为主力军,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科学、专业、创新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好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贯穿疫情期间宣传工作的中心环节,让培养仁心仁术医学人才的高校发挥切实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彦会.坚持问题导向 提升宣传实效——医学院校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9):32-33.

  2. 蒋朗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应对疫情防控大考[J].北京教育(高教),2020(3):23-24。

  3. 杨青青,司晓芸.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和启示[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188-191.

  4. 殷鹤,方增泉.重大疫情中的宣传工作:问题、原则及策略——以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6-30.

  5. 林柏海,朱炜.重大疫情应对中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多维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20-23.

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2月24日,01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 2/s70 6 0/ 202002/t202002 2 6_424 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