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退变病人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腰椎间盘退变病人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郭召 骞立刚 张锐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目的在腰椎间盘退变病人中通过进行炎症水平变化分析,比较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本次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均于2018-2021年入院,本次选取量本数量较大,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数量为220例,随后分析炎症因子等相关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的分析,试验组患者中其中白细胞介素-6值为24.90±3.56,超敏C反应蛋白为12.45±2.01,IL-18为43.09±3.24,整体情况较优。经比较,t=8.406、9.468、11.436,P均<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退变病人其整体炎症因子水平相对较高,通过进行相关测量能够有助于进行病情诊断,效果较好。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炎症因子;临床意义

在当前来说,人口逐渐老龄化,退变性椎间盘患者整体并发症相对较高[1]。在腰椎间盘患者微环境的不断改变中,局部出现免疫反应。炎症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本次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均于2018-2021年入院,本次选取量本数量较大,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数量为110例,其都处于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的稳定期。随后选取正常体检者110例,根据诊疗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正常组和试验组的划分。正常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68、42例,年龄平均值在(63.57±1.43)岁。试验组中腰椎间盘退变病人患者男性、女性患者为78、32例,年龄平均值在(62.52±1.23)岁,两组患者差异不大。患者的准入标准:第一,在这一个月内未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第二,没有感染疾病者缺乏免疫性疾病者。排除标准:第一,心肝以及脾肺具有严重疾病。第二,孕期以及哺乳期患者。第三,存在肺功能障碍者。第四,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通过采集空腹静脉血,随后在室温下进行放置,时间在30分钟左右,随后进行离心,时间在10min左右,随后进行离心,每分钟3000r左右,取患者的上层血清部分,随后将其放置于零下70度左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随后进行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等的检测[2],随后严格按照试剂盒等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分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IL-18)。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的分析,其中正常组患者中白细胞介素-6为9.35±1.34,超敏C反应蛋白为5.23±1.09,IL-18为14.20±1.23。试验组患者中其中白细胞介素-6值为24.90±3.56,超敏C反应蛋白为12.45±2.01,IL-18为43.09±3.24。经比较,t=8.406、9.468、11.436,P均<0.05。

表1.正常组和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组别

例数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IL-18

正常组

110

9.35±1.34

5.23±1.09

14.20±1.23

试验组

110

24.90±3.56

12.45±2.01

43.09±3.24

t

-

8.406

9.468

11.436

P

-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骨科内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种类当属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症表现为腰椎间盘受到外力作用后纤维环发生部分或者是全部的破裂,导致患者体内部分组织发生向外突出的现象,直接作用或者压迫神经根和窦椎神经,造成患者腰腿部位的疼痛,此种病症在中医学隶属为"腰痛、腰脚痛"或者"痹症"范围内[3]。目前阶段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用中医药保守康复治疗的方式,比如中药内服、推拿、针灸、艾灸、拔罐、熏蒸、牵引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治疗方式十分丰富多样,所以临床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内服中药汤剂是最为经典的中医治疗方法。大量治疗案例表明,内服中药汤剂可对患者炎性反应明显降低,使得结缔组织形成和炎症时间作用被一定程度降低,神经纤维得以恢复,并且有抑制胶质细胞纤维和降低瘢痕化变性的作用,从而对患者疼痛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中医药内治的方法在临床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

在当前来看,纤维软骨板以及髓核作为当前腰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当前椎间盘自身修复能力的影响,由于受血液循环和外力作用的影响,一定情况下将会造成血液循环以及修复能力差的情况,从而出现腰椎间盘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主要病因即为要退疼痛,整体发病机制复发,同时受自身免疫、生物学机制等的影响,在出现反复摩擦的同时将会出现免疫应答等反应,并会出现恶性循环[4]。在椎间盘老化的同时将会出现腰椎间盘退化,尽管老化细胞代谢活力相对较大,但仍会出现局部环境恶化。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会出现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试验组患者中其中白细胞介素-6值为24.90±3.56,超敏C反应蛋白为12.45±2.01,IL-18为43.09±3.24。经比较,t=8.406、9.468、11.436,P均<0.05。对于腰椎间盘退变病人其整体炎症因子水平相对较高,通过进行相关测量能够有助于进行病情诊断,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徐银琴. 通痹方热敷联合针刺疗法对颈椎病家兔椎间盘退变的影响[D].贵州医科大学,2020.

[2]黄守镔,钟浩博,孙春汉.腰椎间盘退变病人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5(02):168-170.

[3]段向东. IL-9在退变椎间盘自身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

[4]吕锋. MicroRNA-146a通过抑制TRAF6/NF-κB通路减轻椎间盘细胞炎症反应[D].山东大学,2017.



作者信息:郭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
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地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名称miRNAs通过靶向调节Fas抑制TNF-α干预下的人髓核细胞凋亡,编号17ZF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