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绪释放法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基于情绪释放法的护理对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

自我效能的影响观察

饶萍

赣州市人民医院睡眠科 3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情绪释放法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76例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情绪释放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情绪释放法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情绪释放法护理;常规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

前言

糖尿病是血葡萄糖水平长期递增的结果,前期无明显表现,后期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好发于中老年阶段。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但由于多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较虚弱,通常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有学者指出[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常出现排尿费力、消瘦程度加重等,以至于患者自身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自我效能感降低,因此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需加强对患者的情绪护理。基于此,本文就基于情绪释放法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6例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②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①语言障碍;②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71.66±2.45)岁,病程为2~12年,平均(7.58±1.09)年。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为60~85岁,平均(71.73±2.50)岁,病程为2~13年,平均(7.63±1.15)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告知护理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情绪释放法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情绪释放指导,引导患者回想痛苦的经历,将经历的内容一一播放在脑海中,感受当时的悲痛情绪,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提示语,引导患者根据提示语拼凑出带有激励性的语句,比如“我有信心战胜疾病”、“未来很美好,我要向往未来”。

(2)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取舒适体位按摩太阳穴,用手掌贴紧太阳穴在自身承受力度范围内向内挤压,感受头部酸胀感,用掌根在太阳穴上绕圆形按摩20~40次。按摩印堂穴,大拇指顶住太阳穴,食指自然弯曲放于印堂上,食指指腹轻轻按压印堂穴,25~50次。叮嘱患者按摩后大声朗读在护理人员引导下拼凑出的激励性语句2遍,3次/d。

(3)由护理人员提前录制正能量口号,在引导患者进行鼻孔交替呼吸训练过程中播放此类口号。呼吸训练时,用右手拇指按住右鼻孔,左鼻孔深吸气3~5s,吸气后用左手拇指关闭左鼻孔,右鼻孔深呼气2~3s;反之,用同样的方法右鼻吸气,左鼻呼气,每次来回呼吸20组,3次/d。再次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用真诚的态度表扬患者的护理行为,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自我效能感,其中焦虑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进行评定,包括过度担心、无法控制紧张情绪、严重失眠、无法集中精力、易受惊吓5个评估维度,各维度分值为10~20分;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制量表(SDS)[4]进行评定,包括神经过敏、害怕空旷场所、精力下降、常出现轻生的念头、容易哭泣5个评估维度,各维度分值为10~20分;自我效能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进行评定,包括做事总尽力而为、认为达成目标轻而易举、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能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办法5个评估维度,各维度分值为0~15分,SAS、SDS、GSES总评分越高,代表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自我效能感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611495e0c816e_html_b63273f52c031ab0.gif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GSES评分比较(611495e0c816e_html_b63273f52c031ab0.gif )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

SDS

GSES

对照组

38

护理前

73.46±10.33

78.29±10.74

32.44±3.85

护理后

60.19±7.17

56.73±5.52

40.83±5.01

t



2.171

3.412

3.571

P



<0.05

<0.05

<0.05

观察组

38

护理前

73.52±10.38

78.36±10.70

32.52±3.90

护理后

48.85±5.42

41.96±3.81

55.67±6.29

t



7.119

13.695

6.236

P



<0.05

<0.05

<0.05

t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



2.666

4.523

4.868

P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



<0.05

<0.05

<0.05


    1. 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是内分泌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控制病情。考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往临床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时通常实施常规护理。具相关资料显示[6],接受常规护理后,多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严重焦虑、抑郁等,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导患者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本文观察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情绪释放法护理,则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释放情绪引导,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情绪释放法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其原因在于,通过按摩太阳穴与印堂穴可以改善脑循环,缓解头部肌肉紧张,使患者在身体上得到放松。引导患者结合穴位按摩朗读激励性提示语,则能够刺激大脑对提示语的记忆,进而在情绪低落时能够自觉想起提示语进行自我暗示,转变消极态度。通过鼻孔交替呼吸训练,可以疏通经络与提升能量,帮助患者改变以往的懒散态度;同时以正能量口号为引导,则能够不断激发患者的生活动力。在此基础上肯定患者的表现,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帮助患者发挥自我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情绪释放法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 马海峰,喻世伟,王兴放.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适能、骨密度及血管硬度的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4):84-91.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9):810-818.

    [3]李姿慧,吴梦蝶,李琪,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状态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034(004):787-790.

    [4]谭柳春,潘丽妹,潘江艳,等.GAD-7和PHQ-9自评心理测评表评估心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J].吉林医学,2018,39(12):2287-2289.

    [5]黄明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Rasch分析[J].萍乡学院学报,2018,35(1):107-112.

    [6]贾晨晨,贺培凤,王于心,等.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06):98-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