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艳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 30002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8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以及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实验组的护理质量中的综合素质、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护理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眼部疾病对眼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的患者,为了促进患者的恢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意识会影响护理的效果,如果护理人员的护理不当会使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预后都受到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加强眼科护理管理[1]。本文主要研究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18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27,年龄在20~40岁,平均年龄为(30.15±2.05 )岁,其中有青光眼的患者15例,白内障患者有1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有18例,其他病症患者为14例。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3:26,年龄在22~42岁,平均年龄为(30.45±2.15 )岁,其中有16例青光眼患者,13例白内障患者,17例视网膜脱离患者,13例其他病症的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数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期有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提前了解护理管理模式,并同意参与研究,且本研究已通过科室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证,并获准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遵照医嘱进行用药,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搭配指导,并指导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

实验组患者采取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安全管理策略具体内容:(1)为患者提供舒适、洁净的病房室内环境,以减少眼部感染情况的发生,每日打开窗户进行通风,定期帮助患者更换床上用品,清除一切不必要的摆设,以防止患者发生绊倒事件,夜晚的时候固定好患者病床上的防护栏杆,预防患者因看不清楚而发生坠床情况。(2)病情状态监测,评估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详细病情、生活能力,然后针对不同疾病级别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病情监测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3)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把临床的治疗效果详细讲解给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告诉患者太兴奋和焦虑的情绪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同时以亲切的口吻告诉患者每天的天气情况以及病房周围的环境情况,在病房里播放柔和的音乐,以消除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4)制定和完善护理安全制度,首先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护理安全系统和统一的工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按照护理程序执行,定期进行培训教育,以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以及服务态度为重点培养方向,还要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以改变医务人员固有的想法,提高其服务意识,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建立奖励和惩罚制度,强化药品管理,遵医嘱,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5)生活护理管理,对于轻症眼疾患者,在活动区放置小心楼梯以及地滑的指示牌,向患者说明病区环境布局;对于重症眼疾患者,应加强整个日常生活中的干预指导,减少四周的杂物和碎片以及尖锐的物品,患者起床后,指导患者脚部如何接触地面,以及以平移的方法往前走,以避免绊倒或者不小心踩空。(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即操作前、中、后,分别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建立、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完善各专科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保证护理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包括跌倒损伤、用药不合理和眼部发生感染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分,包括综合素质、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以及安全管理四个方向,每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事故发生情况

护理安全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组见对比有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跌倒

查对差错

不合理用药

眼部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59

3

2

5

2

47(79.66%)

实验组

59

1

0

0

1

57(96.61%)

x2






8.1044

P






0.0044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

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安全护理之后,其护理质量中的综合素质、护理技术、护理态度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护理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格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比较(611495d30ca14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

组别

例数

综合素质

护理态度

护理技术

安全管理

对照组

59

81.2±2.6

82.3±2.4

82.5±2.3

81.6±3.4

实验组

59

91.2±3.5

93.4±2.5

91.5±2.1

93.4±2.4

t


17.6171

24.6024

22.1964

21.778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眼科疾病的护理比较特殊,因为患者眼睛视力受到影响,所以在治疗前后都需要精心的护理。如果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出现失误,就会造成患者发生身体磕碰、摔倒等情况[2]。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所以有必要采取更安全且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3]。本文通过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使眼科的护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有全面且系统的认知,不仅提高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可以通过日常总结进而改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的奖惩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跌倒、查对差错、不合理用药以及眼部感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以及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出现,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马晓翠.护理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J].智慧健康,2020,6(12):19-20.

[2]郝秀敏.眼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98-99.

[3]黄庆红.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02):185-187.

[4]林巧.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1):1518-1519.

[5]李玉莲.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