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杜燕君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七里新区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400

【摘要】目的:就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BUN、Ca2+、PTH指标明显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磷水平比研究组明显低很多,残存肾功能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也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显著,能够大大提升血液毒性物质的清除率,并且保护残存的肾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毒症;肾功能;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常见方法,可有效清除体内水溶性小分子毒物,但长期血透会引起中、高分子毒物蓄积,发生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患者不易接受[1]。血液灌流可吸附有机酸、胍类。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尿毒症可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本文收集了8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流灌流联合血流透析的治疗效果,情况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近一年内(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区间为23至70岁,中位年龄为47.5岁;研究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占比较大,男女例数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区间为20至69岁,中位年龄为46.5岁。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有关内容,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分析、比较,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选用进口的血透机和纤维膜透析器,透析液选用碳酸氢盐。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同时增加国内先进的血液灌流仪器。两组患者均建立动脉与静脉内瘘,分别给予相同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标准为0.4mL)。每周进行血液透析两次,每次治疗周期为4小时。对照组在进行血液透析前将灌流器与之连接,随后进行冲洗消毒、排气处理,然后进入半小时的闭路循环系统(配比为3000mL肝素与生理盐水溶液)。经过血透和血液灌流两小时后实施灌流器分离,并在此进行血液透析2小时,每次进行四小时持续治疗,每个月治疗次数为两次[2]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毒性物质情况,包括BUN、Scr、Ca2+、PTH,以及血磷、残存肾功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与分析

文章中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来进行,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和X2进行检验,进行有效的检验后,如若数据间的P值没有超过0.05,那么就能直接说明数据间存在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毒性物质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Ca2+、PT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的BUN、Ca2+、P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比较血液毒性物质水平

分组

n

BUN

Scr

Ca2+

PTH

研究组

40

10.14±1.36

380.66±61.11

1.69±0.25

166.20±44.68

对照组

40

15.01±1.59

386.38±61.32

2.05±0.04

239.48±43.72

c2

/

4.181

4.265

4.137

4.329

P

/

0.011

0.022

0.021

0.037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水平和残存肾功能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 残存肾功能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表2 血磷水平和残存肾功能比较

分组

n

血磷

残存肾功能

研究组

40

0.51±0.29

1.28±0.32

对照组

40

0.84±0.36

0.66±0.11

c2

/

2.547

2.641

P

/

0.018

0.022

3.讨论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是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基本丧失,体内毒性物质不能自行排出而堆积在体内所致。尿毒症患者常见的血液毒性物质为肌酐、尿素氮、自由基、甲状旁腺素等。这些代谢产物长期在体内积聚,严重时会导致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并进一步损伤残存肾功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其正常生活。血液透析可通过清除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体内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贫血、营养不良等[3]。因此,定期排出相关血液毒性物质是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唯一有效手段。目前有研究证实,尿毒症患者的残存肾功能可促进机体代谢钙离子、磷离子等,减少此类大分子毒性物质对肾脏造成损伤。同时,保留残存肾功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摄入高蛋白物质,确保营养充足,因此保留残存肾功能对尿毒症患者十分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最普遍的手段,通过超滤脱水和透析作用,能够有效地协助机体排出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并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研究表明,血液透析虽然可以有效地清除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但是对大分子毒性物质的清除率相对有限。大分子毒性物质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能够抑制体内血红蛋白生成,同时会降低白细胞对毒性物质的吞噬作用,导致内分泌紊乱,使残存肾功能受到更严重的损伤。血液灌流则可帮助血液透析一起清除毒性物质,尤其是大分子毒性物质。血液灌流中的树脂可有效地吸附大分子物质,这是由于树脂具有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的特点。两者协同作用可保证小分子毒性物质排出,也有助于大分子毒性物质排出[4],更好地保护残存肾功能,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毒性物质清除率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残存肾功能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够显著提高血液毒性物质清除率,保护患者的残存肾功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分子、大分子毒性物质的清除率,可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残存肾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舒.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J].中外医疗,2019,12(22):42-43.

[2]叶晓燕,姜萍.浅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1(17):127-128.

[3]商永高.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2(16):44-44,45.

[4]刘妍,成建钊,郭自炎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9,16(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