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孙盼盼

蒙城县中医院 安徽省蒙城县 2335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6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其中观察组的300例患者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对照组的30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FM-B(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M-B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施以个体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个体化康复护理;中风后偏瘫;脑卒中

中风是祖国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现代医学称之为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偏瘫,偏瘫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而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针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病情特点,临床要求积极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随着近年来护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在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后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与价值,现作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6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头颅CT诊断而确诊,均是首次发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不存在认识功能不全、其他系统功能不全等问题。观察组的300例患者中男176例,女124例,年龄42-79岁,平均(58.1±8.5)岁,脑卒中性质为210例脑梗死,90例脑出血,偏瘫部位在左侧的有194例,右侧的有106例;对照组的300例患者中男179例,女121例,年龄42-83岁,平均(58.3±8.6)岁,脑卒中性质为215例脑梗死,85例脑出血,偏瘫部位在左侧的有192例,右侧的有10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管道护理、步行训练、七座训练、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等。

观察组接受和个体化康复护理,内容包括:①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包括吞咽功能评价、肌力评价、坐/立平衡功能评价、偏瘫肢体评定,以此来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方案。②对于平衡功能显示为0级的患者,进行日常性的护理,可参考对照组护理内容开展。③患者平衡功能显示为Ⅰ级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部分护理,尽量让患者去完成一些可以自己完成的护理内容。④对于平衡功能显示为Ⅱ-Ⅲ级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自己进行自我护理,比如要维持正确的姿势,可以自己去收拾衣物和准备洗漱用物。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完成患侧肢体的穿衣。⑤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在Ⅰ-Ⅲ级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健肢完成肢体活动,进行日常性的自我护理。患侧肢体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性的活动,比如挤牙膏、拧毛巾,以此促进患肢的康复。⑥患肢功能在Ⅳ-Ⅴ级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借助患侧肢体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并由健侧肢体来协助完成。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护理干预。

    1.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包括进食、洗澡、修饰洗漱、穿衣、大便控制及平地行走等10个项目,生活可以自理:100分;基本自理:>60分;需要协助:40-60分;需要很大协助:20-40分;生活完全依赖:<20分[3]。FM-B(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评分:包括健侧展翅反应、无支撑坐位、无支撑站立、支撑下站立、患侧展翅反应、患侧单腿站立、健侧单腿站立,每一个动作的评分为0-2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越为严重。

    1.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完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6113868dd2188_html_a00e8aee298a26ca.gif ±s、(n,%)表示,差异性分别对应6113868dd2188_html_a49a863c8d5c4fe4.gif 检验、c2检验;检验依据: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的ADL评分、FM-B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FM-B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M-B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ADL评分、FM-B评分比较(6113868dd2188_html_a00e8aee298a26ca.gif ±s,分)

组别

例数

ADL评分

FM-B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0

74.76±5.32

88.76±6.14*

3.2±0.5

6.3±1.4*

对照组

300

74.79±5.34

81.86±7.76*

3.1±0.5

4.7±1.8*

t

/

0.069

12.078

2.450

12.153

P

/

0.945

0.000

0.015

0.000

注:组内护理前后*P<0.05。

3 讨论

马丽[4]在研究中指出,脑卒中后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感觉障碍,而其中的运动障碍则包含着偏瘫。当患者处于脑卒中后偏瘫的软瘫期时,显著症状是无肌肉运动,发展至硬瘫期时肌张力会明显增高,在恢复期时肢体功能可以接近正常。刘薇等[5]人在研究中指出,偏瘫患者所出现的痉挛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很大的关系,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运动性障碍,运动也变得更为僵硬,若是长期缺乏有效的护理干预和运动,势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来说,因而其偏瘫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实际治疗和护理时均要做到差异化和针对性,确保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症状,最大限度去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后,ADL评分、FM-B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这种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具体来说,在个体化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先对患者的病情作全面性的评估分析,以此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重点对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平衡功能训练,同时还可以辅助一些生活化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龚燕[6]在研究中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以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升了日常生活能力,与本次研究可以相互佐证。

综上所述,个体化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秋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6):222-223.

[2]丁娜.个体化康复治疗在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3):172-174.

[3]袁鹏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9):88-89.

[4]马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1):1364-1366.

[5]刘薇,李芳,刘梦玉,等.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分析[J].护理学,2021,10(2):6.

[6]龚燕.电动起立床站立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9):3299-3300.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孙盼盼(1984年6月),女(汉族)籍贯(安徽省蒙城县),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从事的研究方向或工作领域:中风康复护理、颈肩腰腿痛、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