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玲

安徽省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 246000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共15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应用效果

脑梗塞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病发迅速,病程进展迅速,若患者病发后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容易死亡,致残几率和致死几率较高[1]。目前临床没有特效药物用于治疗脑梗塞,临床只能缓解脑梗塞患者症状,预防疾病复发,但是脑梗塞患者昏迷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长时间容易伴随营养不良。据临床研究表明对重症脑梗塞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患者病情加重[2],但是需要配合循证护理干预。本文将选取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为对象,探究询证护理对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高理论依据。我院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共15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7例,占比约为62.67%,女性患者28例,占比约为37.33%:患者年龄居于55-80岁,平均年龄为(67.73±2.88)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例,占比约为60%,女性患者30例,占比约为40%;患者年龄居于53-78岁,平均年龄为(67.52±2.76)岁;对比两组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前指导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手术前将知识告知患者。

研究组 接受循证护理干预。(1)根据所需要护理的内容,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2名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和3名忽视组成,小组成员要通过专题会议讨论所需解决的问题,探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汇总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2)查询资料:循证小组通过医院计算机检索相关护理资料,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需要通过鼻肠管接受营养支持,减少患者误吸风险。(3)整合资料:依据本院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护理计划。(4)确定方案后培训小组成员。小组成员要通过参加培训深入认识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护理知识。(5)小组成员严格遵照制定方案做好护理准备,在插管前先告知患者,插管前6小时禁止进食,让患者胃部尽可能排空,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帮助积极鼓励患者。(6)进行置管。通过患者静脉为患者注射10毫克盐酸甲氧氯普胺,测量患者鼻尖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计算导管所需长度,插管时将床头抬高40度,让患者保持右侧卧位,通过注射器将气体注入,随着患者呼吸变缓,通过注射器在导丝连接器中注入20毫升生理盐水,并将导丝拔出。(7)插管完成后帮助患者进行 X 线腹平片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控制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并发症控制情况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控制情况对比

组别

n

腹泻

呕吐

反流

鼻粘膜出血

发生几率(%)

研究组

75

2(2.67%)

2(2.67%)

0(0%)

0(0%)

4(5.33%)

参照组

75

6(8%)

5(48%)

2(2,67%)

1(1.33%)

14(18.67%)

X2

/

3.8342

2.2108

1.0063

1.0725

9.0063

P

/

0.0428

0.4511

0.7690

0.0360

0.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脑梗塞患者人数也不断增加,脑梗塞患者病发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脑部血管破裂后,患者脑组织受损,缺血性脑梗塞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脑梗塞类型,致残几率和致死几率相对较高[3],脑梗塞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对于脑梗塞患者没有特异的治疗方式,当前临床只能改善患者一些临床症状,不能达到完全治愈[4]。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对比干预后的并发症控制情况,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学者[5]选取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可见,循证护理干预效果较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改善,适于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 循证护理运用于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21年1期, 141页, 2020.

[2] 王云凤. 观察循证护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坠积性肺炎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v.17(27):297-298.

[3] 李裕淑. 循证护理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v.17(10):70-72.

[4] 王亮彩, 李小会, 王亚琴. 循证护理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坠积性肺炎效果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9, 036(002):94-97.

[5] 高红卫. 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循证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