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探讨

李宁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摘要: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人们能够利用网络进行广泛而便利的联系,一条信息,一个词汇借助网络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流传并产生很大影响。中学生接受和学习网络语言的能力更强,也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使网络语言成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助推器。

关键词:网络 中学语文 网络语言

引言:语言是组织思维与展开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型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同时叛逆心理也很强。在网络语言日益渗透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网络语言对其产生的影响。

1.现代信息技术改变语文生活的时代背景

纵观我国,1985年计算机才开始在社会中广泛应用。1995年,我国才开始向公众开放互联网。但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迅速提高,到目前,互联网作为第四代大众传播媒介,其影响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信息技术在中小城镇基本得以普及。特别是手机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使现代网络信息与每一个学生产生了“形影不离”的“合体关系”。总之,信息技术在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引人瞩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飞速发展,我们在为感到生活的极大方便而高兴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暴发式的飞速发展,在给现代教育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当今社会的教育带来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群言在他的《谁“害”了北大学生》一书中,对网络游戏和网恋充斥着大学生们的生活表示了极大的震惊和疑虑。而早在2001年杭州各大报纸展开的一场关于网络是不是“电子白粉”的大讨论,教师和家长亦无不表示出对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在此背景下,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学科的影响,是语文学科教学中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2.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2.1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现代汉语的发展不是停滞不前的,只有不断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吸收新元素,包括社会普及的社会方言、外来语等,才能经久不衰。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兴起类语言,由于网络特定的传播环境和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在中学生群体中极为流行。网络语言多样的表现形式广阔的创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如“电子邮件”就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伊妹儿、E-mail、电邮等,多变的表达方式可以从侧面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及文字的兴趣。

2.2网络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审美、德育功能的实现

随着网络对民主、人文关怀的不断深化,网络在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德育功能上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网络传播具有广泛性和快捷性的特点,将主流意识通过各类群体所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

2.3网络语言对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够有耐心地、专注地去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说话态度、面目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意图等;在上课学习和日常交谈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网络语言的简洁性、创新性、形象性都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中学生通过网上聊天,可以锻炼组织语言的能力和理解力。网络语言丰富了中学生的词汇,有利于他们的语言积累,为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了基础。网络语言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没有障碍,为口语交际提供了动力。但是网络语言也具有随意不规范性、低俗不文明的特点,不符合言语规范,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自主性和创造能力都非常强,容易创造新的语言,对语言的感悟力和运用能力较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缺点,怎么利用好其优点进行创造学习,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引导,如让网络语言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利因素。

3.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

  事物具有两面性,包罗万象的网络在给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3.1资源过于丰富,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困惑

当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许多人一有疑问就“百度”。网络百科便是其中重要的查询方式,而从网络百科的编纂过程来看,严谨程度远远低于传统语文媒介的编辑出版过程。如百度百科,如果要发词条,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在不长的时间内便可以在网上出现,但如果其中的语文知识有误,便会产生广泛而较为深远的影响。

3.2网络流行语冲击规范的语文表达

网络流行语盛行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流行语具有浓重的网络和时代特征。网络流行语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且依靠网络这一传播平台,不断影响到实际生活。由于中学生处于叛逆阶段,对新鲜事物的追捧使网络流行语极易受到他们的青睐,但是中学生处于成长时期,过分地“暴露”在网络流行语的氛围下,将会导致中学生丧失对规范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规范的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3.3网络使得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德育功能退化

驳杂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同时也是藏污纳垢之地。这一方面与网络的市场运作有极大关系。在市场化条件下,凡是有利可图的,凡是能吸引眼球的,都是网络传播的重点内容,而不以美丑论之,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呕像”及网络中的各种“门”事件的热炒正是重要体现。“恶搞”流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另外,一些不文明的用语披上网络流行语的外衣加以横行(如“尼玛”),这些都对规范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4.引导中学生正确认知网络语言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明确语言的规范性。语言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新的语言现象,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也就约定俗成的形成了新的规范,但是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一些粗俗用语等不在规范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使用不规范语言的危害,以及如何规范使用语言,帮助他们形成语言使用的规范认知,进而从训练识字音、辨字义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采取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带他们领略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会对学生的语言使用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甄别网络语言。如今,网络语言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进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正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语言习惯,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极易受到不规范语言的影响,进而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略显暴力和粗俗。因此,如何甄别、选择和使用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必备的能力之一。那么,怎样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甄别网络语言、使用正确规范的网络用语呢?首先,教师应扩大知识面,对网络语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根据学生日常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给予合理的分析指导,让学生真正了解网络语言。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的教导,以网络语言为例进行教导,对症下药,让学生逐渐学会对网络语言进行甄别,并且自觉地摒弃粗俗的网络用语。最后,存在即合理,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产生途径多种多样,其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满足了网民交流的需要,并丰富了汉语词汇,也为外来词汇的融入创造了契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自控力和辨别力,在网络的洪流中容易迷失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中领悟和成长。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和规范学生学会甄别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形成正确的认识,加强对不良网络语言的抵制力,摒弃粗俗网络用语,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俱全的优秀学生。

结束语

由此看来,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是值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而要应对网络对中学语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家长在自身使用及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文资源时,应注意选择权威网站并保证其规范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规范学生行文用语。

参考文献

[1]网络写作与中学写作教学的新思考[J]. 叶黎明,陶本一.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2)

[2]构建Blog与Webquest相结合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J]. 王青.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3]基于博客(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J]. 张仙,黎加厚. 中小学电教.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