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刘芳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镇明德小学 253314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提起重视的课题,这种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需要日积月累来逐渐养成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采取积极地态度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情境;联想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新高考政策的实行,国家教育部领导人也相应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供各阶段教师参考、使用,以全新、多元的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创新型的教学是改革中较实用、受教师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创新和变革才是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1、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学习能力处于较低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期间除了加深学生知识点掌握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举一反三,比如有着自己的解题方式和学习方法,为了达到该项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引进巧妙设计问题情境的方式,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丰富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突破以往被动式学习的状态,转变成课堂的主体。当前,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抽象性的抽取事物本质能力,从小学设定数学课未知数的时候,其实是指导如何将问题抽象化,然后掌握实质,解决各项问题,数学课程每一项差不多都是这样,长时间下来的话,学生因为太过于抽象难以理解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小数性质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应用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为学生列举出数字,1,0.1,0.01,0.001,提问学生可添加单位到数字后面,使数字之间画上等号。学生开始探讨,每个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不过该项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固定的,学生逐渐思考问题,有的加上元角分单位,有的添加代表长度的单位,然后应用以往掌握的知识点探究问题,将知识点相互联系到一起,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性质的了解,从一定程度上彻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活化教材,唤醒小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思维

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准和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储备为基准,数学教师在进行家偶尔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有选择性的对数学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唤醒小学生的元认知思维,为扎实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稳固的基础。 如在讲《分数乘法》的时候,可以这样导入——上可以开始就在黑板上写下1/6,然后提问学生,让学生们自己思考1/6代表着什么意思?或者从1/6中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灵活的导入改动的教材内容,基于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这样的教材导入不会让学生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反而会从侧面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对新知识的见解,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新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很好地把握住学生的数学基础信息,建立相应的教学起点,以至于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这是所有科目教学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创造一定的生活情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有一定的积累,相对来说,他们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可以更快地唤醒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入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

3、培养联想式思维的能力

在课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都相对单一和机械,他们只注重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每次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对学习要点的真实掌握,忽略了核心素养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赖于教师去积极引导的。首先,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以点带面迅速做到举一反三,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联想式的思维训练。要将这样的思维能力不断地延伸到未来的学习当中去,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融会贯通。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拥有联想式思维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和能力也将会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学习了《方向与位置》之后,课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站队的方式来充分理解位置的真正含义和应用场景;也可以布置有关位置信息的作业,要求学生以描述家里某个物体的位置或是要求学生通过画格子的方式将家里的家具进行标注;还可以让学生联想地球在整个宇宙中是位置及运转方式,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达。联想式思维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习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深动有趣,同时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结束语: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改变现有的数学教学行为,充分关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前景,让小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并非是一件让人心生畏惧的事情,而是一件充满幸福感和趣味性的事情,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打破小学生对数学的固有认知,积极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从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数学思维更加活跃。

参考文献:

[1]郭倩.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2] 刘颖梅.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环球市场,2019,(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