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机组原煤仓紧急排煤方案优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1

1000MW机组原煤仓紧急排煤方案优选

朱建勇

江西大唐国际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某电厂2号机组为1000MW机组,制粉系统配套6台液压加载型中速碗式磨煤机、6台皮带输送式给煤机、6台双曲线上方下圆形原煤仓,由于机组临时停机转检修,原煤仓中的原煤未能全部走空,长时间存放高挥发份的印尼煤有很高的自燃风险,通过对3种原煤仓临时排煤方案的比较,最后选择在给煤机出口管加装滑道的排煤方案,顺利完成约3865吨原煤的排放与转运。

关键词:原煤仓;滑道;磨煤机

1 引言

挥发份高的原煤长时间放置容易发热,当煤炭产生的热量大于向四周散发的热量时,煤堆温度会越来越高,当温度超过煤的自燃点时,就会发生自燃现象。煤的自燃与水分、通风率、颗粒细度、挥发份、温度等都有紧密的关系。原煤仓存放的原煤如果长时间存放,很容易发生自燃,电站中速制粉系统原煤仓排煤一般采用就地排放、磨煤机启动通过刮板排放、在落煤管上接管道排放等方法进行原煤的排放和转移。

2 概述

某电厂为新建工程,装机容量2x1000MW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π型炉,全钢架悬吊、露天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制粉系统为正压直吹式,磨煤机为北方重工集团电站设备分公司生成的中速液压加载型碗式磨煤机,设计标高0-12.5米,给煤机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产品,安装在转运平台15米层,原煤仓为上方下圆形双曲线煤斗,煤斗设计标高区段为20.5米至31.5米,外壳材质采用Q346-B钢,内部为耐磨内衬,内衬材料为3mm厚06Cr18Ni11Ti不锈钢板。

由于机组临时停机,直接转为C级检修,检修工期为35天,6台原煤仓存煤约3865吨,其中A仓15.5米,约500吨;B仓18米,约660吨;C仓18.7米,约700吨;D仓18.7米,约700吨;E仓17.6米,约650吨;F仓17.8米,约655吨,大部分为挥发份较高的印尼煤,长期存放有自燃风险,需尽快清理转运至煤场。

  1. 排煤方案对比

3.1 将煤直接排放在给煤机平台

在给煤机尾部加装卸煤槽,给煤机反转通过卸煤槽将原煤排放至平台上,人工将煤装填编制袋,再通过平板车运输至地面,铲车将其转运至储煤场。由于人工填装速度较慢,平台场地受限,给煤机以最低煤量25T/h的速度运转,需要20小时才能走空A煤仓,人工装填、现场清理、现场休息等时间加起来35小时难以完成单个煤仓排煤,6台煤仓排完大约要10天时间,检修工期来不及,同时也浪费人力、物力。

3.2 启动制粉系统,抬磨辊通过刮板将煤排出

正常启动磨煤机、给煤机,将磨辊抬起,给煤机转动将原煤落入磨煤机内,磨煤机旋转原煤通过喷口落入刮板室,通过刮板将煤排到排渣斗,人工倾翻排渣斗,将煤装入铲车转运至煤场。此方案较3.1方案减少了从平台运输至0米的过程,但是由于刮板刮煤能力有限,给煤机仍需要以最低煤量运行,排渣斗容积为1立方米,装煤量有限,再经过人工从地面倒运至铲车,粗略估计要12天才能完成6台煤仓排煤,仍然不是合适方案。

3.3 在给煤机出口加装滑道排煤

拆除磨煤机顶部的一截落煤管,在落煤管口加装大于落煤管直径的滑道,中间用4台手拉葫芦拉紧固定,滑道的底部停放工程车辆,滑道落煤口加装防溅煤护衫,启动给煤机,原煤通过落煤管落入滑道,原煤进入滑道后滑落至车箱内,两台车倒换使用,给煤机可开至75T/h,约12分钟一车,单台煤仓排完用时约24小时,6台煤仓排完约6天时间。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时效性、经济性、安全性考虑,在给煤机出口加装滑道排煤的方案最佳,较另外两种方案可节省4-6天检修时间,节省人工成本约5万元。

  1. 最佳施工方案

在磨煤机顶部搭设脚手架,将磨煤机入口短节(∅750x10,高2.5米,位于给煤机下闸板门与分离器平台之间)拆除,放置在分离器平台格栅上,用手拉葫芦固定牢固,短节拆除后在上口法兰处安装排煤滑道(780×500矩形),滑到斜向穿过磨顶检修过道延伸至工程车辆上方,为防止落煤飞溅,在滑道口周围固定防护胶皮,排煤滑道安装完成后,启动给煤机,原煤通过输煤皮带源源不断落入滑道,进入滑道后顺滑道滑落至车斗内部,一台车装满后给煤机暂停,轮换下一台车,直到煤仓原煤排放干净。单台煤仓排放完成后,排煤滑道通过就地行车倒换至另一台磨煤机处使用。

610bade9dc505_html_447a5e3754075d1a.png

5 结论

通过对1000MW机组原煤仓排煤方案的比较,加装滑道方案排煤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此方案可用于设备结构布置相同的机组,遇到类同情况可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MP245G型辊盘式磨煤机图纸[M].2014.5。

[2]江西大唐国际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原煤仓煤斗结构图,广东电力设计院;,2014。

作者简介:朱建勇 ,(出生年月:1987.01--),男 ,民族:汉,籍贯:山东菏泽,工程师 ,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电站锅炉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