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优质护理在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周宇 张智 杜娟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 乐山市 邮编: 614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在我院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依照病人心脏病确诊先后划入两组,即对照组(n=63)与优质组(n=63)。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优质组采纳优质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4h排尿量。结果 优质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数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相较于对照组,优质组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且术后4h排尿量明显更多(P<0.05)。结论 在心脏手术护理中,优质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发生,缓解病人的术后疼痛感。改善其术后康复效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关键词】心脏手术护理;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临床上,心脏手术的操作要求较高,对护理也更为重视。一般来说,心脏手术常包含: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等术式,对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1-2]。但因心脏手术术中操作要求较高,全程也需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陪护,以便为病人的后期恢复提供一定保障。本文旨在分析在心脏手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在我院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依照病人心脏病确诊先后划入两组,即对照组(n=63)与优质组(n=63)。对照组中,年龄信息:29-72岁,平均(48.15±9.20)岁。男性34例、29例女性。优质组n=63)。对照组中,年龄信息:27-73岁,平均(49.20±9.05)岁。男性32例、31例女性。对比两组心脏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差异结果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护士常规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之后,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情况,予以病人心理疏导。优质组采纳优质护理,可分为:(1)术前护理:①呼吸道护理:护士协助病人进行呼吸、有效咳痰,指导病人掌握正确呼吸方法。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其通气状况。②健康教育:为病人讲解疾病知识、手术目的、优点,加深病人对手术的认识。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以积极心态接受护理、手术。(2)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对于术后疼痛明显者,可积极与其交流、沟通,提升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根据病人的喜好,推荐其通过看书、听音乐来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可遵照医嘱为病人予以镇痛药物。②循环系统护理:持续监测病人的心律、血压等生命指标,并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③康复训练:从病人的恢复情况、身体状况出发,制定个性化肢体运动计划。协助病人进行主动、被动运动,对肢体进行推拿、按摩,提升病人的机体免疫力。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内容: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2)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4h排尿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完成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数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血栓栓塞

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组

63

1

1

3.17

对照组

63

3

4

11.11

X2




2.899

P




<0.05

2.2患者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4h排尿量

相较于对照组,优质组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且术后4h排尿量明显更多(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4h排尿量(x±s)

组别

例数

术后疼痛评分(分)

术后4h排尿量(ml)

优质组

63

4.17±0.62

179.98±30.24

对照组

63

7.20±1.05

250.73±14.96

t


10.320

11.258

P


<0.05

<0.05

3.讨论

在人体众多器官组织中,心脏是动力源泉,起到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能的作用。而病人一旦出现心脏疾病,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3-4]。临床上,心脏手术的精细程度较高。术中不仅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操作素养,对手术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护理理念,其在诊疗期间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心脏手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帮助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情绪[5]。强化疼痛干预,缓解精神、心理压力。帮助病人形成良好习惯,改善机体健康状况。

本次研究显示,优质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数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结果提示,优质护理的实施,可以从术前、术后予以病人全面、标准、舒适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疾病尽快恢复。护理中,细化相关细节,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且,相较于对照组,优质组护理后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且术后4h排尿量明显更多(P<0.05)。结果表明,从术前呼吸道、健康教育等护理至术后疼痛、康复护理等内容出发,能够以促进病人疾病康复为重点,取得更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脏手术护理中,优质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发生,缓解病人的术后疼痛感。改善其术后康复效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宁新艳, 王雨苗. 风险护理在心脏骤停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13(4):159-161.

[2]渠瑾.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 20 (19):182-184.

[3]羊海琴, 高春燕, 杨亚娟. "三落实"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服务管理中的应用[J]. 海军医学杂志, 2020,10(5):169-171.

[4]唐虹.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3(6):1026-1027.

[5]杨迪云, 吴亚敏. 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7):1197-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