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刘和平

身份证号码 : 3709231983112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带动了个领域的进步。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提出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措施,结合课程内容梳理了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以达到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并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关键词:招投标,课程思政,教学

引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企业也参与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之中,社会各界尤其是建筑工程界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办法的关注程度也逐步提高。本文将以建设工程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概念,随后提出了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一系列问题,提出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工程的合同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课,授课对象广泛,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涉及专业有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在建筑市场中违法发包、资质挂靠、串标围标、行贿受贿、阴阳合同等违法案件时有报道,有时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导致招投标失败。因此,除了建设工程管理与合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外,教师还需要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和相互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2《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2.1严格审核承包单位资质,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首先,作为合同甲方,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对应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以对应的制度制约的方式对承包方形成一定的约束。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承包商承包资格的审查工作,保证相关人员的资质、业绩都满足建设需求。在管理中一旦发现有施工队伍不达标的问题,就必须坚决剔除。与此同时,还要根据需求控制承包商数目,避免出现单位过多、过度竞争及承包单位供求失衡的问题;需要对各环节涉及的技术指标及物资价格等进行调研,做好最基本的价格控制工作,保障建筑市场有序发展。其次,应该将承包方业绩及信征等信息纳入招标管理中。企业可以调查投标方的征信情况,避免失信单位入选。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在实际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推行担保制度,要求承包单位参与投标时必须有一定的征信过关的单位予以担保,以此减少发包方承担的风险。在实际执行中,企业还需要明确担保方与工程项目间的责任关系,实现风险共担。实际操作中,还可以申请一定的保证金作为担保押金,只有承包单位依法履行合同,才能在最后顺利支取担保金。

2.2实行动态管理模式,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应建立在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工程合同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管理模式是实施调节工程合同管理的一种方式,要明确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调节。例如,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可以考虑在合同中加入一定的调整条款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避免出现违约风险。对建设项目成本实行动态管理,应以建设项目合同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为基础。建设动态管理模式是实施工程合同管理的手段之一,应明确影响工程成本控制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动态调整成本。如施工单位在合同终止后,可考虑在合同中增加一条调整条款,以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避免发生违约风险。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合同进行处理,针对工程合同中未包含的内容,双方可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预备合同、补充合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合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通过信息技术加强管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合同中的先进性,有效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管理工程合同的签订、变更等问题。同时,工程造价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也能为合同双方带来良好的数据沉淀,促进应用能力的提升,如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有效发挥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优势、促进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

2.3挖掘课程的思政点,做到思政与课程知识的有机融合

《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把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目标,凝练出本课程承载的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追求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升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政治素养和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的认知,做到在学习中、建设工程招投标的任何环节中都要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弄虚作假,评标定标中做到公平公正,逐渐树立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

2.4强招标方与投标方的履约意识

在招投标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招标方需要与投标方进行沟通和协商,探讨合同的具体履行方式和履行合同的具体流程等,并且要求招投标双方必须要履行相应的招投标活动,或者是做出相应的承诺等等,在招投标合同完成签订之后,需要招投标双方提高自身的履约意识,对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和工程施工持负责的态度,增强责任意识和履约意识,尽可能的减少合同违约的情况,也要减少后期多次更改合同的现象的出现。避免多次更改合同导致合同的内容出现歧义、语病错误等情况。尽量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如果合同签订双方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合理合法的履行合同约定,就需要采取第三方力量,帮助招投标双方完成招投标合同的签订,通过招投标平台或者是政府相关的管理部门介入合同的签订过程之中,以保证招投标双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和完成合同签订之后都能够合理合法的履行合同约定。

2.5加大服务力度

对于工程建筑的交易中心,增加服务项目要能提供各种的信息咨询服务。明确服务的主要职责就是要能在招标的整个过程以公正、公开和公平服务意识来保证交易的每一方,在合法权益上都能得到保护。且要有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方法,服务机构要本着质量一流且程序规范的原则为招投标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

结语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将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和价值的引领相结合,通过在课程中设计相关思政内容,借助智慧教学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敏.“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建设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8(7):47-48.

[2]黄志华.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探析[J].山西建筑,2020,46(6):164-165.

[3]刘甘.高职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化的有效路径探析[J].四川水泥,2019(10):203,227.

[4]何晓晨.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间的关系[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79-80.

[5]资军.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