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强化教育在青光眼目标眼压控制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3

阶段性强化教育在青光眼目标眼压控制中的应用

田英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416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青光眼目标眼压控制中应用阶段性强化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04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阶段性强化教育,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依从率及入院时、出院6个月的眼压和视野缺损。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的眼压、视野缺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目标眼压的护理中,采用阶段性强化教育,可提高患者对青光眼知识的掌握度及配合治疗与干预的依从性,有助于确定目标眼压,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视神经缺损,保护视功能。

关键词:阶段性;强化教育;青光眼;目标眼压

青光眼是致盲的第二大眼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的视神经功能受损的眼病,表现为视乳头凹陷及萎缩、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青光眼的发生于视神经压力损害的耐受性有关。房水循环途径中发生的任一阻碍,均可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眼底病理性改变,也有部分患者呈正常眼压青光眼。目前针对青光眼的治疗有药物和手术治疗,虽然手术可以恢复部分视野和视力,但无法根治。经长期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的原因与患者对青光眼防护知识的缺乏及术后眼压控制不佳有关。有研究证实,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不能阻止和减缓青光眼病情的进展,只有将眼压控制在减缓视神经损伤的稳定范围内,才能避免致盲。由于此病发病急、视力减退迅速,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采用何种健康教育模式,才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严格控制眼压,阻止病情进展。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青光眼患者,均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采用奇数偶数分组法其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20例,女3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5.43±5.27)岁。对照组:男19例,女33例,年龄:40-87岁,平均年龄(65.54±5.38)岁。两组性别、年龄满足可比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入院阶段:大部分患者为急诊入院,先做好患者的疾病讲解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配合,积极的进行降眼压措施,缓解症状。(2)住院阶段:由于患者缺少青光眼疾病知识、治疗情况及治疗后注意事项,患者对治疗效果、风险、并发症比较关注。护理人员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性格,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可应用视频、图片的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青光眼的注意事项。1)急性期:需要紧急降眼压,保护视力,眼药水的正确滴用方法,了解每一种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发病不同时期。2)缓解期:做好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手术目的及意义,让患者配合手术治疗,术后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术后7d不可弯腰低头,避免因感冒引起的打喷嚏、咳嗽的发生,切勿揉眼;术后多食用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3)出院阶段:出院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发放回访卡,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诊,告知患者回家后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的指标。(4)出院随访阶段: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可进行电话随访和入户随访,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每次复查情况,包括眼压控制及视野情况,对于眼压控制不良的,嘱咐患者每周回院复查一次。

1.3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2)依从率;(3)入院时、出院6个月的平均眼压、视野缺损。

1.4评价标准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2组出院6个月的健康知识,包括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机制、危害、用药种类、方法、不良反应、如何确定目标眼压等,总分100分,优:≥85分;良:60-84分;不合格:<60分,优良率=(总例数-不合格)/总例数×100%[2]。依从性包括用药依从、合理饮食、休息、按时回院复诊,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3]。眼压、视野缺损于患者入院时、出院6个月进行测量,测量3次,取均值,视野采用全自动视野计检查并记录[4]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610a0046c5b98_html_e2f7b7035e2decc2.gif ”、(610a0046c5b98_html_d804ba49e56ddd4.gif )表示计量、计数,实施t、c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对比表[n(%)]

组别

例数

不合格

优良率

观察组

52

26(50.00)

20(38.46)

6(11.54)

46(88.46)

对照组

52

20(38.46)

17(32.69)

15(28.85)

37(71.15)

610a0046c5b98_html_18022ac0562b7502.gif

-

-

-

-

4.833

P

-

-

-

-

0.028

2.2 依从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依从率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率对比表[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52

26(50.00)

24(46.15)

2(3.85)

50(96.15)

对照组

52

24(46.15)

20(38.46)

8(15.38)

44(84.62)

610a0046c5b98_html_18022ac0562b7502.gif

-

-

-

-

3.983

P

-

-

-

-

0.046

2.3平均眼压、视野缺损

入院时,2组平均眼压、视野缺损比较,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的平均眼压、视野缺损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平均眼压、视野缺损比较(610a0046c5b98_html_d2eecf4deddbe6e.gif ± s)

组别

例数

平均眼压(mmHg)

视野缺损(dB)

入院时

出院6个月

入院时

出院6个月

观察组

52

36.24±1.27

10.24±0.32

-13.24±6.25

-10.21±5.21

对照组

52

36.29±1.31

13.87±0.36

-13.35±6.27

-12.49±5.36

t

-

0.198

14.858

0.090

2.200

P

-

0.422

0.000

0.464

0.015

3.讨论

3.1阶段性强化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阶段强化健康宣教,是根据每一位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从患者入院、治疗、出院、出院随访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回家注意事项,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2阶段性强化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研究发现,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不高是导致青光眼视力下降及失明的重要因素,通常反复对患者强调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视野及视神经损伤未进展,眼压基本稳定,也需要定期随访,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罹患青光眼的危险性要高于一般人群,告知患者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使患者主动地、积极地接受青光眼的筛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按时复诊、按时用药,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3阶段性强化教育有助于控制目标眼压

部分患者认为头痛、眼痛症状消失,就治愈了,症状消失就拒绝治疗,青光眼再次发作再次入院,眼压波动大,眼压的急剧升高可压迫视神经,从而扩大视神经杯盘比,严重的可导致视神经萎缩,加重视野缺损,从而进一步损害视功能。阶段性强化教育,可使患者了解目标眼压及正常眼压的区别,更好的配合治疗[6]。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6个月的眼压、视野缺损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定期复诊,配合医师治疗并调整方案,可将眼压降至可阻止或延缓视神经损伤的范围内,也就是所谓的目标眼压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曹玉瑾, 欧阳君. 延续性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J]. 中国校医, 2019, 33(5):374-375.

  2. 许丽萍, 郭梅清, 龚莉萍,等. 青光眼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路径对抗眼压波动的应用研究[J]. 当代护士, 2019, 026(002):119-121.

  3. 陈丽玲. 健康教育路径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75):103-104.

  4. 冀晓征, 任林, 朱静,等.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干预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032(007):173-174.

  5. 王彩霞. 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科学, 2020, 181(18):66-67.

  6. 代美虹. 延续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治疗期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0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