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高国营林场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浅论提高国营林场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

王兵

湖北省恩施市国有大山顶林场 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为切实保障国营林场生产经营建设水平,帮助国营林场获得最大化生产经济效益,需细致分析现存于国营林场营林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基于现阶段林业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国营林场改革方向。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国营林场营林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就此制定出能够切实提高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营林场;生产效益;提升方式

  1. 国营林场营林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营林场营林需要以林场实际生产状况为主,着重完成林场基建投资评估、营林产业人员基础配置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营林过程中的综合生产效益。现阶段国营农场的现行经营方针需要采用多种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林业生产应当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原则。为平稳加快国营林场经济建设步伐,那还需要重点分析现存于国营林场营营林期间的不足之处,不断优化国营林场营林方案。

现阶段国营林场多数实施以林为主的经营方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产成就,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方式。现阶段国营林场营林工作开展期间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绿化大面积荒山,可切实增强林业生产期间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建设国营林场过程中,随着培育天然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山林已经基本满足自然生态平衡要求,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使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程度改善;

  2. 国营林场营林投资效益显著。就目前来看,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建设国营林场的投资日渐增大,国营林场经营用材量持续增长。国营林场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的商品材料增多,实际经营期间的经济效益更高;

  3. 国营林场是营业科技技术推广的重要阵地。在国营林场中,还以试验林及苗圃试验为主,许多的试验成果可被广泛应用在群众造林中,取得了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地区大面积树木基地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必要技术条件[1]。同时,开展林木速生丰产示范林以及林木良种基地,也可以切实保障当前林木生产水平,为实现林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 国营林场总产值及经济收入提高。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国营林场经济收入的80%以上均来源于零产品的营销收入、99%以上的经营利润也来自于营林生产期间的林产品。近几年来,国家对国营林场投资额度的管控力度增大,国营林场生存发展与林场本身营林基础条件存在了更加密切的关联。

由此可见,为促进国营林场平稳运行,确保国营林场能够获得最大化生产经济效益,需要重点关注营林环节,发现并解决营林环节实施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为后续国营林场营林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 国营林场营林工作现状

2.1营林投资不足,基础设施缺失

造成国营林场营林工作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地区内多数林场的建场时间久远,主伐林地数量增多。部分林场从营林生产模式逐步转移到开发利用模式,国家就此给予的投资额度下降,林场建设资金需要自筹;第二,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林业生产期间的各类成本显著增长,职工工资、奖金及服务待遇不断提升,导致国营林场营林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单位投资成本大幅度增加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立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新经济体制发展要求[2];第三,林场地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交通通行能力较差,木材运输成本高。同时,因部分临场的主要木材为中小径规格,实际售价更低,林木生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利润低;第四,国营林场幼苗与中林的抚育与管理难度较大,部分树木由于没有受到全面的养护而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问题,对国营林场营林期间的生产综合经济效益造成严重不会影响。

2.2国营林场各部门成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国营林场运营时间的不断延长,大部分林场创业者已经退休。国营林场营林期间正经历着新老交替的重要环节。由于林场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人员子女教育、青年婚姻让问题更加突出,年轻职工对自身工作岗位重要性的认知度不足,工作满意度不高,难以积极自主的进行营林知识的学习工作,导致国营林场营林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类问题。

具体而言,在国营林场中,上百或上千公顷的一个林区只配备了一个或两个临时看防护林人员。在在林场营林生产过程中,劈山整地、造林抚育、采伐集运工作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导致国营林场内部机构体系庞大,人员管理难度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2.3国营林场二代林更新难度大

在国营林场营林过程中,还存在林场2代林更新难度较大问题。由于林木在二代更新期间普遍会出现树木长势不良、年幼植株死亡率高等问题,导致营林期间的生产经济效益严重受损。

2.4国营林场与周边乡村相互独立

在国营林场营林过程中,没有与周边乡村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导致周边村民经常出现偷砍偷伐树木等问题。部分林场与周边居民存在着较为频繁的纠纷,对国营林场营林工作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1. 国营林场营林生产经济效益渠道

3.1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国营林场营林思想

为从根本上提高国营林场营林生产期间的经济效益,需要注重树立起科学合理的营林生产思想,加强营林生产环节管控力度,进一步巩固与夯实营林工作在国营林场占据的主要地位。在发展营林事业中,需要形成主产业意识,要求各级部门管理人员也需积极自主的提升自身营林专业水平,明确营林管理要点,秉持廉政奉公原则,在林场营林生产期间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与领导作用[3]。同时,结合国营林场生产经营建设特征,在营林过程中制定出长效可行的责任管控机制,从根本上保障营林管理期间的综合效益。在国营林场工人及管理人员群体中定期开展关于营林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国营林场全体营林意识。切实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将其在营林过程中的表现及取得成就与个人绩效挂钩,力争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最佳工作环境。

3.2注重改善营林生产条件及环境条件

针对存在于当前国营林场营林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注重发挥出自力更生精神,通过深化林业生产加工流程,拓宽林业生产运输渠道等方式,最大限度获取经济效益。基于国家宏观控制手段,适当增加国营林场建立期间的实际投入量。在原有基础上对国营林场以林养林等营林手段给予优惠政策。各地区农业银行也需为国营企业营林机构建立、运营提供专项低息贷款服务。

注重搞好林场内部群众关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林业生产环境。维护国营林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核心利益,维持林场固有生产秩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依法治林的原则,建立起治安联防承包机制。

在国营林场营林过程中,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优化营林监督检查内容,即使发现营林管理期间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出专项可行的营林管理方案。

3.3明确国营林场营林工作发展方向

在提高国营林场营林工作生产经济效益过程中,还需要始终坚持以集约经营速生产林的发展方向,采用科学手段稳定提高林地综合生产力。注重编制林业经营方案,依照国营林场营林要求、林业经济学等观念,在国营林场营林管理工作进行的优化。着重在林场内部推广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对现阶段林场内林木种植树种配置结构进行不断优化。

结语:总而言之,为从根本上保障国营林场营林经济效益,需要紧抓实际营林过程中的管控工作,明确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肩负起的各项职责,降低营林期间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保障营林综合生产效益。建立健全营林过程中的约束激励机制,营造出更加积极严谨的营林管理部门,平稳加快国营林场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烨. 多重功能需求约束下国营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

[2]丁虎林. 国营林场营林生产技术管理分析[J]. 现代园艺,2020(02):206-207.

[3]李永春. 刍议如何做好新时期林业营林工作[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