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重症病人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1

急重症病人如何护理

邓静宇

巴中市中心医院 636000



急危重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我们称这一类病人为急危重病人。因此,要求医生必须能够在短期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确定治疗措施,减少病人的死亡率。作为护理人员又该如何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呢?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1、急危重症患者心理特点

1)焦虑不安心理:为了抢救患者生命,有些急重患者需要立即给予手术治疗。由于起病急,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加上手术痛苦大,对生命有一定的危险,使患者出现焦虑不安心理。此时,他(她)们最关心的是医院条件、医生的素质和手术的安全性。他们渴望得到有经验、医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

6108e81099c24_html_d16e431618148b4a.png

2)惊慌恐惧的心理:这类患者多由于突然受到意外伤害或病情急剧变化而来医院就诊,患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来诊时常表现惊慌失措,向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态度也不好,情绪波动很大,迫切希望得到最快最好的医疗救助,以抢救他(她)的生命。如凶猛的大出血最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和死亡威胁感,面部烧伤、四肢断离、双目失明等对患者最容易够成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剧痛常给患者以一种频临死亡的体验,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感使患者思想极度紧张,甚至不敢睁眼和翻动身体。

3)孤独压抑心理:为了便于监护和抢救急重症病员常常将患者安置在一个特殊的病室环境中。如心肌梗死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远离亲人和朋友,探视也受时间限制,医护人员也无暇与之攀谈,使患者有一种深深的隔离感和孤独感。时间过久了,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压抑心理,表现为烦躁、辗转不安、激动易怒、神志恍惚,甚至出现谵妄。

4)挫折抗治疗心理:多见于工伤、事故伤和服毒自杀者,表现为暴躁、易怒、呻吟、哭喊以及不合作和对立行为。如服毒者常因某些难言的内心苦楚而抗拒洗胃和各种抢救治疗。

2、急重症病人护理方法

睡眠状态受环境、生物节律和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病情的表达方式与日间不同,存在潜在的病情骤然变化,特别是午夜至凌晨这段时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病人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哮喘和脑卒中,夜间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机体的各种反应能力、应激能力下降,极易发生病情变化。

(一)夜间病情观察

重点病人:应把新入院病人、暂时诊断不明的病人、危重病人、心血管疾患及术后病人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特殊病人:心绞痛、高血压(打鼾、肥胖)、肺心病、糖尿病、肠梗阻、外伤(颅脑损伤)。

不稳定病人:症状未缓解(胸腹痛、昏迷、发热、出血等)、长期卧床吸痰患者、检查结果高度异常危急值。

看体位:发热:爱屈膝抱胸,缩成一团,被子紧缠在身上

昏迷休克:被动体位,四肢松软或僵硬,直挺,头颈过度倾向一侧。

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声音。

看循环:外周灌注量下降(大理石花斑)、失血、少尿、神志改变。

听声音:自然声音是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声、轻咳等,警惕完全阻塞无声音。异常声音与疾病表现不符的声音,如尖叫声、呐喊声等,以及痰鸣音等。病态声音是各类疾病致使病人产生相应改变而发出的声音,如精神病人的哭笑无常,支气管病人的喘鸣声等。

6108e81099c24_html_7c57d34b40f725c7.png

(二)注意紧急护理

1)呼吸困难:端坐体位→立即开放气道→给予有效吸氧

2)大出血:快速补液扩容一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彻底止血

3)心悸:舒适卧位→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4)昏迷:开放气道→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5)濒死状态:立即呼救、仰卧位→尽快徒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复苏药物

() 急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

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当面临这些意外是一定不能慌张,对于某些病人,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人护理是不同的,下面下面就请专家介绍,急重症病人如何护理。

 1)对意识清楚、脸色正常者:注意保暖

  垫低枕头,找平坦的地方,让病人躺倒:脸色正常者,只要盖棉毯保暖就行:意识清楚,无休克症状者,可让病人保持原有姿势,不宜多搬动。

 2)对感到心脏,胸部痛苦的病人:用棉被垫在病人背后,让病人呈平卧姿势:面朝椅背坐下,让脚伸出,头搁在坐椅背上,这一姿势可以帮助减轻呼吸困难。

3)对脸色异常、有休克症状、下肢出血的病人:用棉被垫高下肢部:休克症状:脉搏、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冒冷汗,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手脚发冷。

4) 对处于昏睡状态的病人:让病人侧身躺下,轻轻将脚弯曲,把自然弯曲了的左手腕压在右手心背上,将下腭搁在上面,使下腭突出,舌伸出,这样有利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