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做凝血检查要注意什么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1

术前做凝血检查要注意什么呢?

黄梅

兴文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400

凝血四项是术前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内源性、外源性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进行检查,对心脏术后抗凝及溶栓药物监测、以及对出血、血栓性疾病检测具有重要价值。术前开展凝血功能检查,能对病人有无凝血功能障碍进行反映,以防术中及术后出血,从而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1.凝血检查项目及重要性

机体血小板、纤溶系统、凝血系统、血管内皮系统共同发挥止血功能。目前临床在手术开展前医生往往会要求病人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目的是掌握病人有无止血功能缺陷问题,以事先做好准备,以免术中大量出血。止血功能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生意外流血时,止血功能发挥凝血作用,凝固血液堵住伤口从而有效止血,防止大量血液流失。通常术前凝血4项检查包含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①PT是对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有效反映,PT延长多发生于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先天性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原缺乏中。例如,使用双香豆素药物抗凝中,华法林等药物会对具有维生素K依赖性的凝血因子Ⅱ、Ⅳ、X等的羟化进行抑制,发挥抗凝血功效;PT缩短多发生于血栓性疾病、DIC早期。该项指标可为临床口服抗凝药物监测提供诊断依据。②APTT为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最佳筛选指标,血友病、肝病、大量输血者发生APTT延长的几率较高,临床最为常见于肝素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口服凝血酶抑制剂等;APTT缩短多发生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等。该指标能对肝素治疗进行监测。③TT升高在DIC、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治疗中、肝脏疾病中较常见。④PT、APTT降低、FIB升高可反映出机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形成血栓风险较高,需警惕血栓潜在风险。⑤FIB是参与凝血活动的一种蛋白质,FIB升高不仅出现在妊娠晚期及应激反应中,同时多见于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妊高症、尿毒症、急性肾炎等;FIB降低多发生于DIC、重症肝炎、溶栓治疗中、原发性纤溶亢进。

2.检查注意事项

2.1样本采集

2.1.1在进行样本采集前需叮嘱病人保持空腹状态,同时情绪稳定,维持平静,检查前剧烈运动、情绪过度紧张会使血小板增加,同时凝血活性、纤溶活性、血小板活动性增强。

2.1.2控制止血带松紧度,不可过松或过紧,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会导致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化或者释放。

2.1.3血液样本采集时,使用塑料一次性试管及注射液,避免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活化,准确快速进针,第二次采血时重新换一个新注射器,避免组织液进入血液中,采血后确保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均匀,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2.2样本存储及转送

2.2.1采集血液样本置入硅胶或塑料试管中,使用盖子封闭试管口,以免二氧化碳挥发,或导致PH升高,进而致PT、APTT升高。

2.2.2样本采集后需及时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浆,最佳时间控制在采样后2h内,分离后血浆置入塑料瓶中(带有瓶塞),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需放在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保存。如果样本需要长时间存放则置于零下80摄氏度冰箱内保存。冰冻血浆不可置于室温下等待其逐渐融化,容易造成纤维蛋白沉淀析出,融化时将冰冻血浆置于37摄氏度水浴环境下,并轻轻摇晃,促使冰冻血浆快速融化。

2.2.3样本必须在室温环境下运送,低温环境下会对血小板造成损伤,凝血因子VII与XI活化,PT、APTT降低。

2.3合理选择抗凝剂

2.3.1通常选择柠檬酸钠0.109mol/L抗凝剂,其对凝血因子V与VⅢ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抗凝比例严格控制为1:9;当红细胞比容大于55%或低于25%时,需对抗凝剂用量重新计算后调整,计算公式:抗凝剂(ml)=0.00185全血量(ml)×(100-红细胞比容)%。避免应用变质枸橼酸盐溶液,会造成PT、APTT降低。

2.3.2选择仪器配套试剂,根据仪器性能选择,如进口仪器使用进口试剂,仪器与实际不配套会影响检测结果。尽可能确保复溶试剂现配现用,不可长时间放置,否则试剂存放时间越长,检测结果受影响程度越大,复溶试剂可以短期内在冰箱中冷藏。

2.4仪器设备

确保检测仪器性能良好,否则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日常做好仪器及设备保存及养护,如全自动凝血仪存放环境应避光,室内空气流通,并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温度维持25摄氏度左后;在日常养护的同时,在样本检测前需对仪器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完好无异常,确保仪器可正常运行,避免中途更换设备。

2.5检查操作

检测操作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检测人员需要对试验原理及流程详细掌握,确保技术娴熟,可定期组织相关检验人员开展培训,以提高其检测操作技术。

凝血功能检查能够反映人体凝血功能,而手术作为一项大型创伤性操作,可能存在开皮或脏器切除等情况,凝血功能不仅关系到术后伤口愈合,同时凝血功能障碍容易造成术中、术后出血不止,引发并发症等,故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