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与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与质量控制分析

1 于洁 2 肖萌

1 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2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 目的 研究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与质量控制,保障药品安全。方法2020年2月~2021年4月,挑选230份药品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A、B组,以掷筛法均分为每组115例。A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比较两组药品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后发现A组药品生化药物≤1.5%共有108例,B组中药材制剂≤2.0%共有104例;B组药品生化药物≤1.5%共有112例,B组中药材制剂≤2.0%共有101例,两组药品检测结果上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药品检测过程中,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基础上严控检测操作流程,可降低药品检测偏差几率,提升检测质量,以优化药品检测质量控制。

【关键词】药品检验;结果偏离、质量控制


临床中药品主要用于疾病预防、诊疗,通过使用药品可实现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是维系生命安全的重要物资。当前为了保证药品的治疗成效,需要对投放于市场的药品进行多项检测,通过适当的药物检测方法以保证药品质量,以免医疗市场当中出现不合格药品,威胁人体生命安危。因此药品检验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在药品检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常常使得药品检测结果出现部分偏离,从而对后续药品使用造成巨大影响[1]。因此急需加强药品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在本文中,纳入230例待检药品作为研究数据,同时比较两种不同检验手段的差异,以分析药品检验结果偏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管控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2月~2021年4月,纳入230例待检药品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其中药物类型为:西药173例、中药57例,见表1。

表1 待检药品概况(n%

药品类型

例数(n)

总体占比率(%)

西药

173

75.22

中药

57

24.78

1.2方法

A组待检产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所用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B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仪器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流程如下:A组检测过程中,以硅胶作为填料填充色谱柱。填充量为5ml,色谱柱温保持常温,借助紫外吸收检测器进行检测,将药品样本溶液注入后,详细记录色谱柱图像,并且测定药品当中的各类有效成分,使用峰面积法表示药品杂质成分。B组检验前先使用含有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予以检测吸光度,同时制备药品检测溶液,检测用量为样本溶液量的1/10,同时检验溶液与样本溶液所用溶剂相同,以保证样本溶液的检测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AB两组检测方式的期望度。分析待检验药品中化学及中药制剂含量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中[2]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6.0进行数据处理,本次检测结果以[n(%)]表示,行6108da417e388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2所示,检测后发现A组药品生化药物≤1.5%共有108例,B组中药材制剂≤2.0%共有104例;B组药品生化药物≤1.5%共有112例,B组中药材制剂≤2.0%共有101例,两组药品检测结果上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检测结果对比(6108da417e388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组别

例数

生化药物≤1.5%

中药材制剂≤2.0%

A组

115

108

104

B组

115

112

101

6108da417e388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1.673

0.404

P

\

0.196

0.525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检测后发现A组药品生化药物≤1.5%共有108例,B组中药材制剂≤2.0%共有104例;B组药品生化药物≤1.5%共有112例,B组中药材制剂≤2.0%共有101例,两组药品检测结果上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当中药物的使用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合格药物,可实现对人体机能的可控调节,促进疾病康复。当前常见药品可分为化学药品、中药材及中成药品。为了保证诸多药品的合格率,使其能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最大药效,药品生产单位需要严格管控药品质量,严密监察整个生产过程,并且在药品投放市场时进行诸多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放市场,而对于不合格的商品,需要进行改良或销毁,以保证药品质量。

在药品检验过程中有以下因素可造成药品检验结果偏差。(1)人为因素。主要为操作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若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状态不佳、技术水平有限、个人素养不高等,则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带来影响[4]。(2)检测设备因素。现在药品的检测多依赖于仪器设备来完成,因此检验设备的好坏、精准度、纠偏能力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3)管理因素。药品也可能在检验前就已经出现问题。由于部分药品对于储存条件限制较多,所以药品管理储存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药品性质改变,从而引起检验结果偏离。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需要强化对检验质量的管控。具体质量管控包含以下工作:(1)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检验环节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检验全程的动态监控,从而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有效性,全面提升药品检验质量。(2)加强人员技能素质培训。日常工作中,提高员工们的安全警惕意识,同时强化药品检验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同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技能及思想培训,提升其专业检验技能,增强其科学文化素养。努力提高检验服务水平[5]。(3)加大资金投入。当前各药品检验机构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以提高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通过购置先进检验设备优化检验实验性环境,满足各类药品的仓储条件,提升药品检验准确性。

综上分析:在临床药品检测过程中,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基础上严控检测操作流程,可降低药品检测偏差几率,提升检测质量,以优化药品检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徐雪梅,续艳丽,周斌,等.基于检验过程管理的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和控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v.11(21):439-445.

  2. 杨嘉繁.药品检验的偏离及结果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人人健康,2020,No.520(11):305-305.

  3. 陈茵茵,陈科.浅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能力验证的质量控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8,v.54;No.205(03):102-105.

  4. 杜峰.药品检验中结果偏离的原因与质量控制研究[J].健康之友,2020,000(005):146-147.

  5. 于小童,崔静.药品检验结果偏离原因及质量控制研究[J].医药界,2019(8):0028-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