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浅谈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及对策

徐旭

闵行区消防救援支队, 上海 201100

摘要:电动自行车因其便利的使用优势和便宜的出行成本,在方便人们日常出行的同时,更贴合了当前的国情和民情,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电动自行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频发,围绕其安全性的讨论越发争议不断。对此,本文就通过详细分析其消防安全管理现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6;U484

引言:由于电动车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等突出优点,自其投入市场以来便迅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目前全国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辆。但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引起的火灾等相关事故呈不断上升态势,甚至已经发生多起造成人员伤亡的惨痛事故,因此有必要针对其火灾及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寻求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一、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典型问题

1.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通过对发生爆燃、爆炸的电动自行车案例开展分析,其电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最为明显。在生产领域,部分生产企业基于经济原因未采用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存在电气线路或者是主体材质不达标的现象,此外,还有部分无证、私人小作坊通过套牌或是制造假冒伪劣的产品以及相关零配件进行销售,因此,此类不达标产品在流入市场后必将埋下较大隐患;其次,电动自行车材质安全性不高,比如按照限行标准所生产的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都会使用高分子可燃材料,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或者是接触火源的情况下,此类物质会释放二恶英等有毒物质,成为火灾的主要“杀手”;再次,当前所使用的电瓶大部分都是锂电池或者是铅酸蓄电池,假如由于保养不当或者在骑行的过程中颠簸较为严重,极易引发爆炸进而导致火灾;

2.使用操作不当

市民群众不按规范进行操作电动自行车,也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比如有部分使用者担心电瓶被偷,因此在下班回家以后就将其直接带回家里,长期的非专业拆卸安装,必然会导致部分线路出现接触不良,进而在进行充电时就有可能产生火灾或者是爆炸,此外,还有部分人群违规改造或者是添加大容量电池,以及使用不合格的充电器,上述种种现象也容易导致火灾发生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3.安全意识不够

在使用电动车的群体当中,相当一部分用户是来自农村或者是在城市务工的人员,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送快递或者是外卖,由于这部分人群的综合素养相对比较低下,对于安全隐患的认知有所缺失。在居民住宅小区当中,由于部分群众贪图一时方便,习惯性将电动车停放在门厅、走道或者是室内客厅等区域,导致安全通道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预防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措施

1.政府部门要担任领导责任

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呈不断上升态势,对电动自行车的科学管理依然成为了一项民生工程。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实事工程等方式,着力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强化管控,尤其是要针对当前城市管理中对于电动自行车消防管理环节难度较高弊病,提供更加全面的政策指引和执法保障。。

2.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源头

进一步聚焦在生产领域源头把关,推动更高、更严的安全制造标准,在生产环节当中要坚决执行科学的电气线路铺设以及提出新的防火阻燃材料使用标准。要坚决打击黑作坊和小作坊等相关违法活动,决不能因经济效益而放弃安全监管的底线。此外,还需在销售环节积极落实准入标准,加强对批发市场专营店以及线上销售的监管,要坚决剔除无证营销或者是制造仿冒认证证书的公司以及不法商家。

3.严格落实违规改装组装现象

针对电动自行车易于组装、改装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工商、市场管理部门要严格检查商户所存在的私自改装与拆卸原厂配件的现象,尤其是要严格禁止拆卸限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对于已经产生违法行动的商家要进行严厉的惩处,切实形成震慑效应。

4.强化日常规范管理

首先要加强对居民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履职情况的监管,突出强调对居民社区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的劝阻和教育,引导小区业委会落实消防安全的职责,发动居民签署电动自行车停放协议,在实现群众自我监督的同时,能够积极规避安全风险隐患;其次要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执法,对存在电动自行车室内停放、充电行为的,切实打通消防、公安、城管等部门执法壁垒,通过综合整治不断完善风险管控机制,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的几率;再次,全社会应当积极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车库和配套充电装置的推广安装,通过智能监控、数字监控等手段加强监管,积极发动居委会、社区志愿者以及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巡查与宣传活动,及时纠正、劝阻群众的违规停放和充电的行为。

5.加强消防教育

灵活运用当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防火,如通过短视频、直播、朋友圈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电动车“入楼入室”以及违规改造充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将造成严重后果的火灾事故制作成典型案例,不断地向大家进行播放,在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也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与自救方法。

结束语:要从源头上切断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首先要从生产源头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并重点整治维修组装以及实际运用管控等相关领域所产生的弊病,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加强消防管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才能真正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隐患。

参考文献:

[1].智慧社区下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07):77-79.

[2]高晓嵘.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的预防与对策[J].科技与创新,2020(13):89-90.

[3]李筱璇.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和火灾预防[J].知音励志,2016(16):280.

[4]李彬.浅谈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5(11):177-178.

作者简介:徐旭(1987-),性别:男,民族:汉,职称:助理工程师,籍贯:上海嘉定,本科学历,环境工程专业.消防监督管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