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就业能力提升与转型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就业能力提升与转型发展研究

吕蕾

河南师范大学 453007

摘要: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和发展条件,成为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自身年龄等条件影响下,第一代农民工不再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逐渐淡出城市劳务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城市劳务市场的主力军。但是,在就业市场大环境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能力水平,以及政府政策覆盖面有限和培训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就业能力提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1. 研究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超过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的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单一、就业稳定性差、缺乏明确就业方向等劣势,这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意见,不断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就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升就业能力寻找就业转型路径。虽然农村与城市生活环境有所差异,但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与技术传播迅速,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融入城市生活。同样的他们也希望通过工作获得更多的精神认同。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初衷是多重需求的叠加,不再是单纯获得经济收入,而是寻求更好的个人前景特别是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土地经济瓦解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进城务工获得长远发展的意愿更强烈,期望通过职业发展定居城市。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较强,习惯并享受城市现代化生活方式,在生活中获得平等公平的城市待遇。在就业选择上对职业前景期望较高。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了全新的就业机会,城市中从事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逐年提高。

  1. 文献综述

  1. 国内相关研究

罗锋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培训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学者们的研究不断深入,他们发现人对于非农就业的影响不再单纯的是某个要素的影响。唐运舒通过对于合肥市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农民工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非农技能对其非农收入有正向的积极影响,但是健康自评对非农收入没有显著性影响。史清华等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因分别是增加收入、学手艺和跟着来。其中跟着来是顺应打工潮的趋势。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的探究。邱元将全国五大省份的农民工作为样本数据,分析出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显著影响其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发现区位条件至关重要,其中近城地区凭借企业数量多及各种要素市场十分发达等优势条件,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进入本地企业就业。

  1. 国外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研究

相早在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就开始了非农就业的研究。由于国外没有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因此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农村劳动力,并且发展较为成熟,拥有丰富的理论成果。刘易斯从二元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他认为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自己本身创造的劳动收入仅能维持生计,再加之,“工业部门”与“传统部门”收入差距的吸引。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首次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纳入分析范围,指出农业部门必须与工业部门保持同步增长才可以实现刘易斯描述的那种转换机制,并且提出了农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外学者对非农就业的理论创新较少,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收入的研究上。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有国外成熟理论作为支撑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同样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1. 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就业存在的问题

  1. 权益难以保证

在工资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较低、仅仅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与期望工资差别较大。新生代衣民工的工资普遍较低。仅仅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新生代农民工从事服务业工作强度大,加班时间较长、且加班费较少,不符合国家法定工作时间。大部分企业没有给与他们相应的工资补偿。所以他们的收入不是他们的劳动价值真实体现。

  1. 缺乏职业技能的培训

虽然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高,但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获得相关职业的专门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难以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目前深度推进产业升级。但是被服务业吸纳的多数农民工,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这将很难适应产业升级过程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1. 社会保障不完善

政府不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指导作用熟人介绍是来京新生代农民工求职的主要渠道,通过政府指导就业的人数较少。一方面,这反映出政府举办的就业培训与指导对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来京就业明显倾向服务业这类技术性要求不高的行业。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停留在次级劳动力市场.难以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不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1. 新生代农民工非农就业解决对策

(一)提升文化教育水平,推动就业认知水平

企业应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强度相适应的工资补偿机制;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和行业协会,通过工会组织与用工单位签订集体合同,通过行业协会来推动政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规范新生代农民工的用工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政府部门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的监管,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新生代农民工纳入正式劳动合同中加大对损害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

(二)开展技能培训,增强能力专业性

提高其职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有提高自己技能的要求,但是由于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培训收费较高,难以承受。而服务业一般只做一些基本的上岗培训,不能满足他们的高技能培训需求。因此.政府和企业要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培训,承担相应的培训费用,减轻技能培训的成本,形成新生代农民工自主选择和政府和企业引导相结合的职业培训双重机制。来促进其更好的就业。

健全指导体系,引导合理就业

政府加强就业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其就业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到城市首先是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使城乡劳动力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城乡之间自由、合理地流动。其次,政府通过提供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服务,做到培训与就业之间有效对接,着力构建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教育培训与就业支持系统;最后,要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通过与职业介绍机构和信息网络机构的合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咨询。

参考文献

[1]张欣我国城镇化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2]王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经贸实践2016.

[3]陈婧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长乐区的调查数据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8-23.

[4]乡关何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入户意愿及选择郭未人口与发展2018(03).

[5]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福建省个农民工的调查卢海阳,李祖娴.中国农村观察2018(01).

[6]张宏如供给侧改革视阈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管理世界2017(6).

[7]罗锋,黄丽.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观察2011(01).

[8]史清华,卓建伟,郑龙真.农民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5.

[9]邱元,叶春辉,朱奇彪,米松华,黄莉莉.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全国省大样本调研数据为例.浙江农业学报2006(05): 4-18.

[10]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