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刍议初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

李月英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 532300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级管理对于班级建设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强调班级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从目前的分析来看,社会大环境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以及老师的个人状态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执行统一的班级管理策略显然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管理做多方面的探讨。基于现实研究发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虽然是管理的主体,但是最终管理效果如何还是要看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所以通过管理策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才能够使管理效果表现的更加突出。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热情方面,柔性管理的作用巨大,所以对柔性管理的实施做分析与讨论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学生较为叛逆,自我意识非常强,初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在该阶段的引导,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需要结合该阶段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立足当前教育形式,制定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柔性管理概述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要很好的实施柔性管理来提升班级管理的具体效果,首先需要对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明确。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所谓的柔性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识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从本质来讲,柔性管理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对柔性管理的具体实施做分析会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依靠权力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学生的心理过程,依赖于每个学生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就柔性管理的具体实施来看,其主要表现为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和奖酬机制的柔性化。从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来看,在传统的决策中,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决策的前提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无法有效的按照最优准则进行决策。基于此,如果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将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决策者的具体行为会有更大的弹性,其具体实施也会更容易实现,这种准则上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的变化。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以老师为核心的“一言堂式的决策”管理属于刚性决策,而以班级学生为主体的“群言堂式的决策”管理则属于柔性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听取每一个学生的意见,使其变班级的主人,他们对班级管理会更上心,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会显著提升。在柔性管理的过程中,奖酬机制的柔性化也是重要的表现,该机制的实施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上的嘉奖。

二、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策略

  1. 加强班风建设,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第一步。学生在良好的班风下学习成长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加强班风建设,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实施“优帮差,共同促进”的教学模式。学习小组之间可以实施竞争积分制,给表现优异的小组一定的奖励,促使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班主任要具备发展眼光,要关心各方面的实时动态,并向学生传递,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培养起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养成关注时事的好习惯。

  1. 分层管理推动学生的个性化

初中学生的家庭种类繁多,家庭经济状况和人员组成也不同,还有一些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有的学生成绩较为优异,有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性格活泼,有的学生腼腆内向,有的学生很霸气,这些诸多的差异使得班主任不能千篇一律,要尊重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得所有学生都能适用,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为社会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中,班主任常常采用严格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管理,使自己在班级中树立威信,维护班级的秩序,使班级中的气氛变得枯燥严苛,使得学生厌烦班主任的管理,对班主任产生了一些逆反的心理,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地位,所以班主任应该进行创新管理模式,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班主任的管理,促进班主任管理的良性发展。

  1. 科学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常以固定的管理制度为准。在管理制度的制定问题上,大部分是以班主任为主要制定者,学生缺乏参与感,导致其班级制度视若惘然。对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入班级制度的制定工作中,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每名学生均参与其中,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促进班级制度的有效性。在集体制定班级制度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以班会的形式使学生通过投票或是建议书的形式提出建设性意见,班主任决定学生的意见是否采纳,以此保证初中班级管理的公正性。在传统班级制度管理的过程中,均以班主任或是班级干部为主要管理者,大部分学生不参与,进而导致班级管理比较困难。对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循环管理的模式,使每名学生均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以小组的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周为单位,每组管理一周时间,使学生换角度考虑关于班级管理的问题,进而达到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分组,以班级干部为小组组长,根据学生发展特点进行分组,使每名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均可起到一定作用。另外,班级制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变化较快,要依据实际情况以及环境背景等因素,对班级制度进行完善与优化,从而形成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1. 对学生严中有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想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就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并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成绩好坏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升成绩,用爱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使得班主任能够被学生所信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用爱将学生引导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来,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地面对,做到以德服人。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情绪也容易波动,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中,要积极地去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并且要用建议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从而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自身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改正与完善,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得班级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策略实施对于改善班风班貌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关注柔性管理策略的使用。文章在柔性管理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柔性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本人管理实践对柔性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方法做讨论,目的是要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杨玫.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7):95-96.

[2]岳会丽.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49):230-231.

[3]化剑莉.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家长,2020(19):67-68.

[4]王科国.试论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0,22(12):205.

[5]路兵.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