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小学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

刘芳

淄博市张店区和平小区小学 255000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本文主要讲述的就是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与影响因素,以及小学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传统文化;现状;影响因素;有效策略


引 言:

科学是一门复杂性的学科,当中包括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就需要科学教师不断的进行尝试与研究了。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一部分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与利用,深度的研究教材内容,找到能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内容,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


一、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一)教学资源匮乏

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学的方式不能仅限制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合理的利用素材,丰富教学的内容。只是,许多的院校对于科学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没有先进的教育技术,不足以给学生展示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只能凭借教师的描述与自己的想象进行科学学习,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进度,设备的不完善,教学资源的匮乏,都使得小学科学教学不能够顺利的开展进行,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影响科学教学发展。


(二)教学质量较差

从教师方面来说,科学教学的质量比较差,教师缺乏专业能力,不足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大,更没有主动性,而且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总是不能记住注意力,如果教学的教学方式不够吸引人,学生自然就会失去科学学习的兴趣。每一个小学班级的人数都不会太少,教师很难估计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会影响班级整体发展。[1]


(三)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是教学的重点,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完成科学教学。科学不属于小学教学中的主要学科,所以安排的课程相对较少,许多的小学院校都会让其他的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进行兼职代课,所以,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只能给学生讲解教材内容,不能展现出科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小学科学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的时候,才能主动的进行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也是学习的动力。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充分的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传统文化传承。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认识太阳》一课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故事给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后羿射日”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后羿的勇敢与正直,当天上出现十只金乌时,是后羿出来拯救的世界,射下九只金乌,这虽然是神话故事,但也在说明一些科学知识,让学生充分了解太阳。当教师在讲述火山与地震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张衡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第一台地震仪的产生过程,并且了解张衡对中国的天文学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通过这些故事与历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还能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传统文化来表达科学现象,让学生能够把科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方便学生更多的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降低科学学习的难度。[2]


(二)建立科学思想

科学的定义就是探索与发现,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发明,是科学思想的核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是充满着勤劳与智慧的,古时候的人民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发明,是到现在都无法复原解释的,正是这些先辈的创造与发明,才有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发明中,不光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还体现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在小学科学教书中,教师应当多给学生讲解一下古代发明,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教师在进行《有趣的磁铁》和《指南针》的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普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就包括了指南针,在古时候,指南针被称之为司南,是最早的能辨认方向的工具,科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从司南到指南针的变化史,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伟大,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充满智慧的古代人民,才能有现在的强大与富足,在科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建立科学思想。


(三)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的文明历史,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历史悠远的,如果只是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学生进行说明讲解,效果不会太好。所以,要想让学生你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就需要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在科学探索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首先,教室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收集,把关于科学与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先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讲述一些与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科学知识内容时,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在课堂上进行说明,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资料收集,这样学生还保留着上课时的印象,再看到相关的文化资料时,就能加深记忆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合理的设置作业难度,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些表格,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调查信息填写进去,教师在设置表格时,可以适当的有一些参考内容,方便学生去收集查找,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的,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升级作业难度,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对于完成一般的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这样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还能学习到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能让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既学习到了科学知识,又传承了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06):37-38.


[2]耿慧.浅谈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