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应急维修保障体系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装备应急维修保障体系发展

王茂

中国人民解放军 32703 部队

摘要:目前,我军装备维修保障沿袭前苏联装备维修保障体制,被设计成一个“大而全”的庞大体系,包括了装备维修保障指挥、器材分配、备件调配等各方面内容。随着我军装备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体制存在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无法满足战时应急需求。基于该背景,本文从国内装备保障体系现状、国内某厂装备保障现状、战时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几个方面开展探讨。

关键词:装备应急;售后服务;军民融合;维修保障

1.我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现状

目前我军沿袭前苏联的维修保障体制,装备维修保障是较为庞大的一个体系,包括装备维修保障指挥、器材分配、备件调配等各方面内容。随着我军新军事变革和装备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体制存在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维修保障效率低、成本高、管理协调难度大、联合保障能力弱、缺乏对民间维修能力的利用。

我军装备保障力量主要是部队级、基地级两类,部队级通常以营、团为主,完成常规操作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备件更换以及有预案的应急处置。而基地级则由军械修理厂和装备研制单位组成。军械修理厂具备雷达大修和支援修理能力,但目前维修资源有限,无法完全承担基地级维修保障任务。装备研制单位拥有完整的研制、生产和检测线,人员队伍相对固定,目前主要任务是研制生产。

在《201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关于中国“军事力量建设发展”的章节里增添了:“增强综合保障能力”“创新保障模式”“发展新型保障手段”等内容。但当前我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存在一些弊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信息资源配置方面,目前我国维修保障信息采集存在着质量不高、可用性不强的弊端。我军现行的装备保障信息统计制度,仍大部分延袭传统的统计指标体系,信息采集手段有限,处理能力弱,积累的信息资源实时性不高、可用性不强,难以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高质量保障信息的客观要求。虽然我军基本通到团级以上单位,但当前野战基层部队由于装备配发更新较快,新老装备混存,型号不一,性能不同,且器材管理大多仍以手工记账方式为主。

物力资源配置方面,目前的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基于型号建设,装备型号多、数量少,各型号装备保障资源功能近似、形态各异、互不兼容,造成分散设置、重复建设,难以满足装备综合保障的要求,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装备维修保障线大多部署于基地级,难以适应战时应急需求。

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缺乏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链,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能满足需要,部队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要素不全,人员数量较少,特别是集成度高的信息化装备维修保障人员不足。

2.国内某厂装备保障现状

一是战时应急保障责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在某厂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关于应急保障的管理文件还是十余年前编制的《某厂装备支前保障力量动员预案》,文件对战时保障任务、组织机构、责任体系、人员分工、携带设备、平时演练、交接转隶与归建等多个方面给出了详细设计,并以各产品项目组为基础明确了一支战时保障队伍;在2010年左右某厂组织相关员工参加了“武器装备专业保障队伍训练计划”;近年,售后服务中心也分别针对特别地区制定过相关应急保障预案,但随着历年来机构调整和人员的变更,并未形成一支稳定的维修保障队伍用于战时应急保障。

二是备件订购的决策过程不科学不完备,存在“该备不备”的隐患,难以满足战时突发应急需求。

某厂的备件订购每年都有数千件,备件的品种和数量选择并没有与CRM系统中的往年产品维修记录相关联,很少参考历年产品的维修数据来进行科学评判,偏向于考虑备件的价格因素或依靠申报者的经验判断,对关重件、外协外购件以及实用性的辅助器材采购较少。

三是维修保障信息化手段匮乏。

在某厂的CRM系统中,售后服务中心对产品的返修件、提供器材、周转备件的管理上有记录和整理,对专项重大活动、巡检等产生的备件维修也有详细跟踪,可针对不同产品分别生成品种、数量、维修周期等数据,可以定期出台《售后服务分析报告》,但信息需要人工自行录入,导出的数据也需自行摘录分析,不能自动生成;另外对正在试行的一体化保障项目来说,售后服务中心对产品的维护信息获取方式比较被动,难以在系统中全面完整的体现产品维修保障记录;此外除了试点项目外,出厂的大部分备件、返修件、周转备件经维修后并没有身份识别标识,不利于后期的问题回溯。

3.国内战时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发展建议

3.1开展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

各军工承制单位的主管部门应修正完善质量体系文件中售后服务控制程序文件,构建战时统一的指挥体系和物质保障体系,从责任体系、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业务流程、决策流程、队伍建设、经费预算等各个层面开展顶层设计。

3.2启动应急作战装备维修保障预案工作,组建军民一体机动保障分队

维修备件是否管理有效将直接影响到维修备件的应用效率。各军工承制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拟制应急作战装备维修保障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局部区域冲突,结合装备实际部署情况,制订战时维修器材保障计划、编制战时维修器材保障筹措计划,考虑建立战时维修器材供应网点等多种应急举措,安排组织维修器材伴随保障的具体实施。装备维修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快速恢复、充分发挥装备的技术性能。

3.3加强应急维修保障资源的配置,科学配置战储备件

维修保障资源包括维修保障所需的物力、时间、人力、经费和信息等因素。为应对战时紧急需要,军方可以对主力装备配备一定数量的修理线设备,选择成熟可靠的台式仪器,根据不同装备特点订制搭建测试台,在基地配置机动保障资源(如机动维修保障车+备件车),其机动能力可以覆盖周边网点,在战时交由机动保障分队使用管理。

3.4根据军民融合战略发展需求,推行一体化保障建设

建议军方主管机关对主力装备推广军民融合一体化保障建设。军民融合一体化保障方案,本质上是军地之间采用基于合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购买服务”保障模式,既有助于提升一线部队基于作战的自主保障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工业部门专职化的综合保障能力,可以更好的应对战时急需。

3.5丰富信息化手段,推广基地级装备运维数据中心建设

应加快信息收集与处理速度,全面掌握装备保障态势。装备维修管理中,强调对装备维修保障要进行全系统和全寿命过程的管理。由军方主管机关组织,地方工业部门承制建设基地级装备运维数据中心,实现装备组件级的状态跟踪、溯源,进而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装备运维管理、远程诊断。在运维数据中心获取丰富、海量、长期维修保障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算法的优化,可以模拟推演出战时应急保障的最优配备设备、数量和保障路线,供领导层在战时决策参考。

结束语

目前,我军装备维修保障仍沿袭前苏联的装备维修保障体制。随着我军装备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体制的弊端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维修保障效率低、成本高、管理协调难度大、联合保障能力弱、缺乏对民间维修能力的利用,无法满足战时应急需求。面向我军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战场需求,立足国内保障能力,基于调研国内外现行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以国内某军工厂的装备维修保障现状为例,深入研究战时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并提出后续发展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兴荣,郑传文,刘中根.应急高新装备战时维修保障[J].四川兵工学报,2008(03):56-57+91.

[2]刘志浩,唐建强,李占淞.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维修应急保障的对策探讨[J].汽车运用,2008(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