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

庞鑫超

山东朗旭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选取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作为研究题目,结合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施工要点;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转型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从特征方面看,装配式建筑工艺流程少、施工建设速度快、资源投入小。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建设,既可以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规避传统建筑能耗大、污染大的实际问题。也能够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新基建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目标之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使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向着智慧建筑生产建设方向进行升级。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物主要是在建造过程中从工厂装配式的,并在组件组装完成后被运送到施工现场。这样操作下构建的建筑物被称为装配式建筑。一般来说,工厂将大多数装配式建筑物的组件做好生产和加工,这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现场施工期间的污染。在现场中,要预先留置孔隙,确保钢筋有预留节点,为构件的装配设计提供了新的条件。在操作完之后,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2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
2.1分析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

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总体来看,框架结构体系占有重要地位。与剪力墙结构相比,框架结构的质量相对较轻,而且在材料的运输过程中也比较方便。此外,类似的框架结构在楼层偏低的建筑施工中应用较多,迎合了目前绿色环保的基本理念。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当中的预制叠合板和叠合梁都是提前从工厂生产出来的,之后再通过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焊接和浇筑最终完成施工。框架结构的设计环节应该重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在框架结构中的焊接设计上要重点关注,充分考虑其能够承受的抗压情况,针对位置的差异也要采取不同的焊接方法。同时轴力和剪力都是影响框架内部载荷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上可以分步进行。第二点就是要保证框架的整体设计一定要有平整性,尤其是要保证框架内部支柱的稳定程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框架内部结构中的梁柱中心线一定要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方向一致。第三点,对于装配式建筑中的梁和柱来讲,在交接处要以刚接点的方法进行,使底部筑基更加牢靠,混凝土的等级一定要在C30以上。
2.2构件类型的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结构主要是各种构件进行运用,为此,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保证构件类型的标准化,保证构件的质量。首先,为保证整体性与统一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众多的标准单元,将所有标准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形成一个标准层平面。再者,设计人员在对空间结构进行规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的户型以及周边的交通体系,在对户型模块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客厅以及卧室等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电梯以及楼梯等交通方面的问题,以实用性为主,观赏性为辅,切实从住户的自身体验着手进行设计。此外,为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考虑,为用户的再创造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保证不同平面组合类型的结合能够满足业主多样化的需求。
2.3连接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式十分复杂,如在框架结构中就包括了刚性连接、非刚性连接。而且,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位置,通常需要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因此,在实际的连接设计环节,一方面,要注重接头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对钢筋接头的混凝土灌注厚度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在预制剪力墙方面,该厚度应该控制在不小于15mm的范围。套筒间的净距离尺寸,应该以不小于25mm为宜。钢筋接头位置的保护层厚度应该控制在不小于20mm的范围。再如,在预制梁端面位置,要求设计相应的键槽(以粗糙面为准),此时,应该注重对其规格、数量的精准控制。对于后浇混凝土、预制剪力墙结合部位的,应该注意对不同面的区分。严格按照侧面设置键槽、底面与顶面设置粗糙面的方案进行细致设计。按照常规的施工经验值与设计值情况看,需要将结合面中的粗糙面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80%以上。另外,由于粗糙面中要按照凹凸形状进行设置。因而,在预制板、预制梁端、预制墙端,应该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将三者粗糙面中的凹凸深度设计值分别控制在不小于4mm、6mm、6mm。
2.4装配式建筑的安装和施工技术

从实际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可以看出,装配式层压板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相关人员需要更加注意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安装装配式层压板时,必须与工作层保持有效距离,安装过程要根据具体工艺和要求进行。对于这些缺点,工作人员应及时改善操作,以减少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问题,保护层压板,并提高吊板的安装效率。在装配式层压板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应将一些临时性的支架直接放置在压板下面的位置上,确保不同支架之间保持有效的间距,在完成所有安装操作时,直接将支架卸下即可。若是施工中存有多层次的安装结构,则应将顶部复合胶合板正确摆放。混凝土固化后,必须对复合板进行强度测试,以将设计强度提高到70%以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确保施工环境良好,并保持正常的工程施工即可。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在整个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预制构件的拆分、深化、构造、连接、防水等各个设计环节,均要求做到巨细无遗。而且,进入施工阶段后,一方面,应该预先做好构件运输、堆放处理等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则应该根据预制构件的吊装、安装、连接施工误差标准控制范围,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建议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诸环节,引入全要素分析方法与指标化管理方法。既有利于设计与施工要素的清晰化、明确化,也有利于从技术质量指标控制的角度,增强设计效果与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褚洪明.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陶瓷,2021,11(3):126-128.

[2]袁传铭,朱先禄.装配式建筑在三线城市推行的反思与展望——以赣州为例[J].新材料·新装饰,2021,3(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