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探析

张海波

山东金润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 山东省 枣庄市 277000

摘要:建筑工程预决算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体现。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反映建筑工程效果的最直接体现。预决算的精确程度关系到一个建筑企业的兴衰,也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解决对策,对适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构建统一的、完善的、高效的、科学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对策分析

使建筑工程顺利有序的开展,我们只有充分注重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探究的精神、勇于实践的魄力,与时俱进的完善预算定额,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用动态的管理机制完善构建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最终使建设资金用到实处、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根本的提高。

1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工程项目都出现了追加投资的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材料费几乎占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费价格因素对预算的准确性影响巨大。在工程概预算中,往往会涉及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材料。在这些材料的预算价格中,除规定的材料外,其他均直接进入工程直接费中。预算中材料的价格,是按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信息价以及编制预算时调查的当地材料价进行计算的,随着工程时间的推移,材料价格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工程造价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1.2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笔者在设计某住宅楼的建设工程时,经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例后发现,预算定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借用定额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充分的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3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1.4预算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项目规模的迅速扩大和造价的不断提升,对相关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预算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丰厚的经验,还要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对法律政策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建筑藏工过程来说,预算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建筑、结构和施工方面的基本知识。然而目前的情况是预算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无法独立处理技术题,组织协调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泊,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建筑箍工预算管理要求。此外,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工作人员的奖励政策不够,使有关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热情有待提高。

2做好建筑工程预算的改进措施
  2.1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即是加强与设计单位、建设部门、施工单位、银行机构、行政机关的紧密联系,杜绝信息孤岛的现象发生,使良性的互动、积极的交流合作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各项法规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对申报预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审查,对报批成功的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管理。接着,设计单位应严格的按照相关出台的政策、标准,来源于实际的编制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而建设单位则要根据初步批准的预算进行招投标定价工作,及时的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预算管理工作做实时跟进与管理,杜绝临时部门、临时工作现象的发生。最后施工单位则应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切实按照预算计划安排开展紧锣密鼓的施工,以发挥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服务价值。

2.2健全预算定额
  深化现有的定额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定额的编制者和使用者有效分离原则。适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即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取费标准及工程造价计算程序要因时因地不断调整和改进。针对目前建筑工程预算中定额借用的问题,可以考虑根据建筑工程的地域分布和类型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编制定额体系。要立足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现行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新型设备材料,准确预测未来走势,符合发展要求,确定合理的定额标准。定额标准必须充分体现其公正性、合理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2.3完善监管、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预算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一个完备的建设施工监管组织,进行预算责任分担,加强对工程预算编审相关人员的.工作监督管理,对进行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组织对其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等进行严格的审查,或者可以委托经核实批准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此外,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就必须建立公平有效激励政策,阶段性的给予员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再就是要为员工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组织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适应建筑项目发展所提出的高要求。

2.4提高预算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针对工程概预算相关工作者而言,要对其实施培训再教育,对其素养与技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完善,对其工作理念、知识储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控制人的因素来提高预算质量至关重要。而控制人的因素就是要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包括预算人员的知识、能力、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议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应该定期不定期对预算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以提高预算人员的素质。加大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预算人员,组织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培训,制定详细系统的培训计划,着力提高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开展工程预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预算人员的能力素质。培训要与时俱进,结合工程实践,补充学习全新的专业知识,并指导应用于实践。

3结语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就是将整个项目工程的支出以及收入进行预先的规划,对立项、投资、招投标和施工等整个项目过程的顺利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预算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签订施工合同和指定施工规划的重要根据。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构建动态的、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采取及时有效地措施提高工程预算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于鹏.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36):40.

[2]李士翰.水利工程概预算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1):127-128.

[3]李丹.优质建设工程概预算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策略分析[J].建设科技,2017(15):75-76.

[4]曹玉敏,曹玉宇.工程造价预算定额的优化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1,(6).
  [5]卢付生,方芳.浅谈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技术开发》 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