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康复期病人共性同个性结合的心理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脑卒中偏瘫康复期病人共性同个性结合的心理护理研究

胡静 1 王智敏通讯作者

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40142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共选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定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相对于对照组具有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心理治疗。观察两组分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普遍化的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康复期;共性;个性

引言:

脑卒中,也称为中风,是指急性发作并迅速表现出局部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临床事件。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致残率仍然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中风后,如果没有正规的康复治疗,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护理要求高,患者需要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住院且无认知障碍且康复期间未服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组。包括狗的情况。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63.21±10.2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2.74±10.52)。年龄、性别等一般信息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饮食干预、基础疾病管理、一般医护沟通、疾病相关知识告知等。观察组接受基于性格和共性的心理治疗。对照组的具体动作如下:

1.2.1共性心理护理

(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普及脑卒中偏瘫相关知识和健康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脑卒中偏瘫疾病,包括疾病的病理性质、偏瘫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和康复治疗方案等。对中风等偏瘫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疾病。通过医务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协作,中风和偏瘫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2)心理干预:多数患者在早期恢复过程中,由于对相关疾病缺乏了解,容易产生压力和恐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患者难以积极配合和接受治疗。将没有和关怀。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针对实际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措施,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3)早期康复治疗: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四肢按摩等康复训练方案,早期康复方案可随病情好转后期调整。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引导和支持患者翻身、移位、坐卧。

1.2.2个性心理护理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特定的情绪或行为提供针对性的治疗。 (1)恢复患者信心: 护理人员在得知患者缺乏信心后,必须尽快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医护人员及家属对康复的殷切期望,并选择多次成功。鼓励患者并告知患者坚持有效的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干预的做法,可以有效改善预后,重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此外,可以采用目标激励法,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一个目标的多个阶段,引导患者完成一个小目标,逐步积累完成最终的大目标[1]。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患者在训练中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像朋友一样关心和鼓励患者。(2)患者负面情绪反应的针对性解决:康复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负面情绪反应,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于焦虑和恐惧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地劝说和解释康复治疗的进展,评估有效康复训练的效果,让患者放松心情,配合医护人员,不必过分担心,可以放心地接受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应描述类似情况的成功案例。告知患者积极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目前的状况[2]。不要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失去希望。护理人员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情感支持和支持性认知干预可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

2结果

干预前,2组HAMD、HAMA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D、HAMA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中风偏瘫是中国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大多数幸存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这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脑卒中和偏瘫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但是,在早期康复过程中,患者会感到紧张和恐惧,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治疗并结合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其中包括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措施,以及建立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计划。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知识教育,启发患者“自理”理念,加强日常康复护理和护患沟通,获取患者基本信息。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增加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在脑卒中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逐渐增多,临床领域对心理护理的需求逐渐增加,心理护理趋于多元化

[3]。大多数中风患者是老年人。患者遭受痛苦和治疗干预,通常带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偏瘫患者,康复期间负面情绪明显,对康复治疗产生不利影响[4]。因此,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是必要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变治疗态度,使患者从被动康复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培养患者的健康行为,更好地改善。

参考文献:

[1]苏群,王涛.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17):124-125.

[2]聂源辉.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中心理护理结合康复锻炼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1):75.

[3]曹雪宁,杨萍,雷倩,王茉莉,訾程程.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0):110.

[4]戴翠梅.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9):125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