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健康课——以《我有友情要出租》教学同伴交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例谈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健康课——以《我有友情要出租》教学同伴交往为例

袁潘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宜兴市周铁小学 214200

[摘要] 在心理素材丰富、课堂形式多样、提倡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引入绘本教学既符合时代特征,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本文以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为载体教学同伴交往为例,谈谈如何利用绘本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课。

[关键词] 绘本;心理健康课;同伴交往;《我有友情要出租》

心理健康课的特点在于它不带明显的知识痕迹,而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绘本作为心理素材有它独有的优势,选择贴合课题的绘本及合理的阅读方式,可以有效贴合心理课程的需要。

一、绘本在心理课堂中的意义

(一)绘本的作用

小学儿童的思维仍处于直观形象阶段,绘本以连贯的图画提供大量的视觉场景,适合孩子阅读,儿童通过阅读绘本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感受,获得社会知识、情绪、人际交往技能等[1],无需刻意加工便能将教育目的渗透其中,这是绘本的自带功能。《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本书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感受友情,读完这本书学生能获得一些社交技能,注重感受。

(二)绘本阅读课与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课的区别

虽然绘本阅读课与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课都以绘本为素材,但阅读课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炼人生道理、增加科学文化知识等;而心理健康课重在体验故事情节、人物内心感受、交流表达方式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心理上的认识和改变,从而达到不带知识痕迹的教学目标。

二、如何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课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

与任何一种素材一样,作为一节课的载体,所选素材首先要与课题关系密切,要以绘本为载体,那么必须是合适的绘本。在众多的绘本中选出合适的绘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绘本要参考以下原则[2]:

1.根据课题和教学目标选择绘本

所选绘本的主题要贴合我们所教的课题,至少有某些有意义的联系,通过阅读这本绘本要能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对象选择绘本

首先,选择的绘本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不能太过晦涩深奥,也不能太简单剥夺孩子发挥想象的空间;其次,绘本的插图要符合学生阅读,含有暴力、不文明插图的绘本不能使用,绘本所传达的价值观应当是正面积极的。

二、课堂实例:以《我有友情要出租》为载体认识同伴交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感受、表达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友情及其重要性;

2、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学会关心朋友,培养主动交友的技能。

(二)教学对象

三年级2班全体学生

(三)教学片段

1.谈话导入

谈话:你们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他们?

出示绘本,介绍绘本信息(纸质书结合大屏幕),认识绘本的组成。

出示封面,引发思考:友情还可以出租?。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猜猜这本书讲什么。仔细看书的封面,引导学生猜想是谁要出租友情呢?为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我觉得是小女孩,因为她很开心,她想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我认为是大猩猩,因为它的表情看起来很忧伤……

师:这本书的图画暗藏很多秘密呢,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细节和人物表情。

提问:大猩猩在干什么?它开心吗?

师:是的,它感到很孤独。于是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看,它找了一片树叶写上“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你们觉得它的友情能租出去吗?

师生交流:大猩猩真的等来了一个小女孩咪咪,可是她只有一块钱,大猩猩同意一块钱租给咪咪,他们把钱放进大猩猩的背包,就开始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赢了就可以踩对方的脚。

师:你认为大猩猩为什么一块钱也租给咪咪呢?(引导说出:有人和它玩它就很开心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是需要朋友的。

2.体会感受

引导学生发现大猩猩总是出布,一直输,思考这是为什么。

师生交流:它的手只能出布;它还没有学会规则;它为了让咪咪赢……

交流总结:他们俩玩得特别开心,虽然大猩猩的脚一直被踩得疼,但是它还是很开心。树后面还有好多小动物在高兴地看他们玩。

教师总结:是啊,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也会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师:第二天咪咪又来出租友情,这次猩猩学会出石头了,咪咪还是出了布,大猩猩终于有机会踩咪咪的脚了。你们看看咪咪是什么表情呢?

生:她闭着眼睛,歪着嘴巴,很害怕的样子。

提问:结果呢?

生:一点也不疼,大猩猩只是轻轻地踩了一下,因为怕踩疼了咪咪。

师:是的,大猩猩能照顾到咪咪的感受,它和咪咪成了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他们相处的过程,体会我们对待朋友要用心。

3.引发情绪

师:从此以后咪咪每天下午都来租大猩猩的友情。直到有一天,大猩猩没带背包,也没有带计时的沙漏,只带了几块饼干在树下等咪咪。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不是钱能衡量的,大猩猩很珍惜他们的友情。可是这一天大猩猩等了好久才等到咪咪,可是咪咪只在车上说“我没有钱了,而且我们要搬家了,再见!”就坐着车子离开了。咪咪走后,大猩猩怎么样?

生:它很难过,一个人伤心地吃着饼干。

师:你们猜大猩猩做了什么?

接着看:大猩猩后来又在大树上贴了一片树叶,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大猩猩就一直坐在树下等啊等,直到树叶都褪色了也没有人来租它的友情。

(学生的情绪体验更强烈了,一边怜悯大猩猩孤独,一边遗憾他为什么不主动去结交新朋友而是一直自怨自艾地被动等待。)

小结:学生体验了强烈的情绪,引发他们生成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处理情绪。

4.探讨解决办法

师:如果大猩猩找你做朋友你愿意吗?为什么?

生:我愿意,大猩猩很会照顾朋友,它很友好、很善良。

师:是的,不过我们的生命中会有很多朋友,也会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要和一些朋友分开,失去朋友让我们感到遗憾,说明我们很珍惜朋友,但我们也不能一直伤心难过,而要学着多交朋友,如果主动一点,就能交到朋友,不能像大猩猩一样只是被动等待。

5.结束语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收获?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能不能为故事编写一个你喜欢的结局?

通过故事的分享与交流,小朋友一定能够有很多感受,尤其是故事的结局让学生带着很深的遗憾,他们愿意思考,愿意为大猩猩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些行为可以投射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念阳.绘本是最好的教科书:跟着儿童心理学家读绘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王丽平.巧用绘本故事上活心理课[J].江苏教育:心海探航,2019,96:46-47.